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领域仿名命名状况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6h】

商业领域仿名命名状况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仿名命名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仿名命名的涵义

二、仿名命名情况调查的范围及程序

(一)仿名命名情况调查的范围

(二)仿名命名情况调查的程序

三、仿名命名情况调查分析

(一)仿名命名的类型

(二)仿名命名的语用分析

(三)仿名命名的社会认可度分析

第二章 仿名命名与社会文化心理

一、仿名命名折射出的商家心理分析

(一)仿名命名与营销心理

(二)仿名命名与联想心理

(三)仿名命名与搭借心理

二、仿名命名折射出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一)仿名命名与猎奇心理

(二)仿名命名与慕名心理

(三)仿名命名与认同心理

第三章 关于仿名命名出现的若干问题与规范

一、仿名命名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不良形仿

(二)不良音仿

二、仿名命名的规范

(一)严格审查商品名称注册

(二)依法纠正不适宜的仿名命名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四)完善现有管理法规

结 语

附录:关于商品“仿名命名”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商业领域出现了商品名称的仿名命名现象。笔者选取了中国商标网、搜房网·新房总汇、畅销小说网、音乐专辑网、广告网,从中收集商标名、楼盘名、小说名、音乐专辑名,共搜集了46483个商品名、10104个住宅楼盘名、12549个小说名、15238个音乐专辑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本文“仿名命名”的定义,对仿名命名现象进行收集,共收集整理出仿名命名语料3969个。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量化梳理与分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仿名命名现象进行了比较翔实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首先,本文按语音形式、词汇形式等方面对仿名命名现象进行了分类,并分析归纳了每种类型的特点。其次,本文对仿名命名现象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从商家和消费者的两个维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析。最后,指出商品名称“仿名命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规范引导等问题展开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