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园艺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干预效果的个案研究
【6h】

园艺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干预效果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其发展研究

2 社交障碍

3园艺疗法概述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1问题提出

2研究方案

3 研究设计

4数据分析与整理

第三部分 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 干预的前期准备

2 干预原理和干预计划

3 方案的具体实施

4 研究对象在活动中的变化: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观察者间一致性信度

2 研究对象AA的结果与分析

3 研究对象XX的结果与分析

4访谈结果反馈

5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局限与研究价值

3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目标行为观察记录表

附录2 家长访谈表

附录3 课程活动方案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言语与语言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特征,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无法通过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技能与人沟通互动,与家人难以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同伴交往中缺乏分享与合作,难以发展出良好的友谊等。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孤独症康复训练中的重点、难点。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障碍做出干预,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升沟通技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本研究旨在通过园艺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障碍做出干预,以期能提升研究对象的社会交往能力。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设计与个案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以两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园艺疗法的方法对个案的社交障碍进行干预。干预过程包括四个专题:玩土;植物认养及植物种植;植物接触和植物比较;自然植物种植和植物接触活动。干预活动中,对个案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毎周1次,共计24次干预,毎次45分钟。研究者通过观察数据处理分析的结果和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变化得到结论:
  (1)本研究中使用园艺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的干预是有效的,能有效的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但不同目标行为的干预效果具有差异性。
  (2)园艺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在撤出干预后能够维持,但不同目标行为的维持效果具有差异性。
  (3)影响园艺疗法干预效果的因素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包括研究对象对干预活动的切合、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消极因素包括研究对象的自身限制、家长的阻抗作用和干预环境的限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