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信朋友圈中家庭代际互动研究
【6h】

微信朋友圈中家庭代际互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微信朋友圈嵌入日常家庭代际互动

第一节 代际交往的“双重勾连”

第二节 代际身份的数字化流动

第三节 远距代际互动的在场体验

第四节 代际呈现与关系展示

第二章 微信朋友圈中家庭代际互动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共同话题的参与度偏低

第二节 个人隐私的公开化风险

第三节 网络符号的意义误读

第四节 情感的泛化与疏离

第三章 微信朋友圈中家庭代际互动的理想状态

第一节 共同话题广度与深度的拓宽

第二节 和谐平等沟通关系的构筑

第三节 子代对亲代的文化反哺

第四节 质疑精神的培养与辨别意识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对象信息(子代)

附录二 深度访谈对象信息(亲代)

附录三 深度访谈提纲(子代)

附录四 深度访谈提纲(亲代)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自微信诞生起,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朋友圈功能也扮演着特殊角色。一方面,微信朋友圈为人们提供了表达日常生活状态的场景,人们可以尽情展示自我;另一方面,微信朋友圈连接着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并成为家庭间沟通的重要渠道。本文立足于人际传播的视角,以家庭代际互动作为研究对象,借用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渗透理论等分析工具,通过深度访谈、网络民族志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家庭两代人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互动行为及其深层原因。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对20组家庭中40位亲代与子代的访谈,结合历时一年的网络民族志观察,揭示家庭代际间在微信朋友圈中所面对的现实困境,以此促进家庭代际间更好地借用微信朋友圈维系日常生活的关系。 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语等三大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随着互动方式逐渐由物理世界转向了网络世界,家庭代际间的互动在微信朋友圈中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新景观。第一章对微信朋友圈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予以呈现。微信朋友圈实现了一种代际交往的“双重勾连”,即将家庭个体与家庭整体、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相互勾连。在彼此数字化身份可以流动的过程中,远距互动的在场体验成为了一种可能,通过家庭代际间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互动,彼此间的关系进而巩固与发展。第二章通过深度访谈文本指出,人们习惯于每天通过微信朋友圈浏览他人的近况并通过“点赞”或“评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互动,以此维护与巩固着双方的亲密关系。但是,在微信朋友圈中,家庭代际互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例如共同话题的参与度偏低、个人隐私的公开化风险、网络符号的意义误读、情感的泛化与疏离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代际间的关系。第三章着眼于促进家庭代际间的良好互动,通过深度访谈的文本,提出在微信朋友圈中家庭代际互动的理想状态,即应当拓宽共同话题的广度与深度、构筑和谐平等的沟通关系、子代对亲代的文化反哺、培育质疑精神与提升辨别意识。 本文进一步发现,亲代更愿意采用“评论”的形式对子代进行交流,子代更喜欢通过“点赞”的形式表达对亲代的关心。此外,对于两代人而言,微信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而对于同代人而言,微信朋友圈在某种程度上却将彼此的关系逐渐疏远。

著录项

  • 作者

    薛翔;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新闻与传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秀云;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家庭; 代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