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胡艺术发展过程中对西洋乐器训练方式的借鉴
【6h】

二胡艺术发展过程中对西洋乐器训练方式的借鉴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任务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目的

六、主要研究方法

六、研究特色

第二章 二胡艺术发展历程

一、二胡艺术的起源发展

二、二胡艺术的飞跃式发展

三、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

第三章 二胡对西洋乐器训练方式上的借鉴

一、二胡对小提琴训练方式上的借鉴

二、二胡对西方音乐基础课程训练的借鉴

第四章 二胡与西洋乐器训练方式上的融合

一、二胡与西洋乐器演奏技法上的融合

二、二胡音乐创作与西方音乐创作上的融合

三、二胡教育与西方音乐教育理念上的融合

第五章 西洋乐器训练方式对二胡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西洋乐器训练方式对二胡艺术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西洋乐器训练方式对二胡艺术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对二胡未来发展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胡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发展至今已有了千年的历史。从隋唐的“奚琴”到明清的“胡琴”,可以说是二胡的酝酿形成期。最早的二胡一直作为伴奏乐器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少在公众面前独奏,也没有独奏乐曲。二胡的训练方式基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具有很强的即兴性。直至20世纪初,刘天华的出现,对二胡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将之推向独奏舞台并带入高校艺术教育。可以说,刘天华是历史上使二胡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领军人物,他的理论和指导思想一直被二胡艺术界传承并沿用至今,对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天华提出了“中西调和”的音乐思想,音乐无国界,应该广泛吸收西方音乐的先进理论和技巧经验来不断改进和提升国乐。刘天华借鉴西洋小提琴的训练方式并运用到二胡的训练方式之中,提倡以技术训练为先导,改变传统“以曲带功”的训练方式,并创作了47首二胡练习曲,使二胡逐渐走向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近年来,随着中西音乐的广泛交流,出现了许多由西洋乐器曲目改编或移植过来的二胡曲目,这对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和二胡的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曲目往往具有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和全新的西洋曲式,这对传统的二胡演奏者而言,是一个挑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变得极其重要。本文以刘天华“中西调和”的理论成果为主线,不断地深入研究西洋乐器的训练方式,结合当今二胡借鉴西乐的已有经验,秉持着“立足传统、借鉴西乐”的原则,进而引出对二胡未来发展的思考。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引言。第二章,从历史角度,介绍二胡在各个时期的发展。以“中西融合”思想的领军人物刘天华先生为主线,第一,介绍刘天华时代之前,二胡的起源发展;第二,介绍刘天华时代二胡的飞跃式发展;第三,介绍刘天华之后,并以刘天华思想作为指导的,二胡的繁荣发展。第三章,通过对西洋乐器训练方式的深入研究,结合前人经验,总结出二胡可以借鉴的地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对小提琴的借鉴。第二,对西方音乐基础课程训练方式的借鉴。第四章,秉持着“立足传统、借鉴西乐”的原则,结合“中西融合”的思想,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和阐述。第五章,通过二胡对借鉴西洋乐器训练方式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入手,引发对二胡未来发展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