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排斥下社会评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6h】

社会排斥下社会评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亲社会行为

2社会评价

3社会排斥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 研究意义

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社会排斥条件下他人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性质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研究二 社会排斥下个体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性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互动群体的社会评价性质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2 群体对个体的社会评价性质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3 本研究有待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第五部分 总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那些具有破坏性、攻击性等违反社会规则或道德准则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排斥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或团体建立关系时,遭到对方的拒绝、排斥或者贬低,进而造成个体归属需求、关系需求无法满足的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排斥对个体的心理、行为都会产生影响。社会评价指的是,除了事件本身之外,情绪情境中他人的行为、思维和感受也将被评价,这意味着个体对情绪事件的评价将受到其他个体对该事件的评价的影响。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排斥的研究众多,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抑制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长久的。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入自变量“社会评价”,探究社会排斥条件下社会评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法探究社会排斥条件下,社会评价对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分别考查了社会排斥下他人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个体自身获得的社会评价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拒绝研究范式诱发社会排斥情境,以表情图示呈现社会评价性质,通过模拟游戏测量个体亲社会行为,探讨社会排斥下社会评价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是社会排斥(排斥情况:社会排斥组/非社会排斥组)、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性质:正性/负性),因变量为亲社会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在面对社会评价性质不同的群体以及个体自身受到不同性质的社会评价时,在亲社会正性、负性得分上,社会排斥与社会评价的主效应显著,当社会排斥条件不同、社会评价性质不同时,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在亲社会正性得分上,社会排斥条件与社会评价性质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在亲社会负性得分上,二者之间并不存显著的交互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许国华;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基础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会评价; 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