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隐学习理论及语文新课程改革
【6h】

内隐学习理论及语文新课程改革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一.以内隐理论透视我国语文教育现状

一)在语文教育中理性分析过于严重,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二)语文环境中忽视教育环境的创设,致使学生无从投入地学习

三)语文教育过度重视显性知识,忽视内隐知识,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四)人文精神的严重流失,导致学生感情日益冷漠、贫乏、甚至荒芜

五)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低下

二内隐理论概述

一)历史渊源

二)理论内涵

三)理论特点

三.语文内隐学习的可实施性

一)文化方面

1.以社会为本位,重关系取向

2.重整体性,重直观类比

3.含蓄文饰,涵而不露,严肃深沉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二)思维方面

1.重整体性

2.属形象思维,具模糊性

3.直观性

三)汉语自身

1汉字具整体性、形象性

2.语法是意合型语法

四)语文教育

1.语文教育具有广泛性

2.语文教育是整体性的,不可以进行条理肢解的

3.语文教育是形象性的,直觉的

4.语文的性质是实践性

四.以内隐学习理论建构语文新课改

一)目的观

二)学习观

三)课程观

四)过程观

五)环境观

六)情境观

七)评价观

结 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面对语文教育的重显性、轻隐性,重结果、轻过程等种种弊端,内隐学习理论以其开发人的无意识、潜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隐性学习,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对内隐学习理论的历史渊源、理论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进而分析了其在语文内隐学习的可实施性,并据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来重新建构新的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