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竞技体育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
【6h】

中国竞技体育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综述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2.2.2专家访谈法

2.2.3问卷调查法

2.2.4数理统计法

2.2.5个案研究法

2.2.6比较研究法

3统计结果与分析

3.1世界竞技体育格局发展与变迁

3.1.1两大集团的形成

3.1.2两大集团的对垒

3.1.3.亚洲竞技体育发展状况

小结

3.2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3.3中国竞技体育格局发展与变迁

3.3.1“传统型”体育格局分析

3.3.2“经济型”体育格局分析

3.3.3“地域型”强势体育项目格局分析

3.3.4“数字化”竞技体育格局综合比较分析

小结

4中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策略

4.1调整项目结构——发挥体育强省效应

4.2体育强省效应的战略布局

4.3体育强省的实施路线

4.3.1从比较优势出发,构建特色竞技项目体系

4.3.2竞争力和节约原则

4.3.3重视布局的合理性

4.3.4推动社会分工和协作

4.3.5人才的交流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学术活动及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北京申办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和第28届雅典奥运会任务的圆满完成,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同时更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进入21 世纪各国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国际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为继续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对以2008 年奥运会为重点的国际大型竞技体育赛事,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地位,中央8号文件提出,要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 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在总体实力上与美国、俄罗斯为首的第一集团仍有较大差距,基本处于世界竞技体坛第二集团前列水平。我国竞技体育在项目结构及布局上存在基础项目薄弱,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集体项目水平不高,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传统的、经验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依然占主导地位,科技与训练结合不够,科技投入和科研队伍亟待加强;竞技体育的项目管理、竞赛管理、经费投入、社会保障等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成为一项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个案研究以及比较法,从世界、亚洲、国内(重点)三个层面对中国竞技体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传统型”、“地域型”、“经济型”、“数字型”四种不同的视角分析影响国内竞技体育发展及项目布局的问题。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要抓住现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经济、政策等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项目的改革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