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6h】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

3.2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

3.2.1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

3.2.2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3.2.3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3.2.4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志

3.2.5 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意向

3.3 体育教育培养现状对其影响

3.3.1 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对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影响

3.3.2 课程设置和教育实践安排现状对其影响

3.3.3 专业理论课、术科课对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影响

3.3.4 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对其的影响

3.4 对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改革措施

3.4.1 明确、细化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3.4.2 更新体育教学观念,从技术观念、竞技体育观念走向健康观念

3.4.3 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3.4.4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贯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4.5 借助综合性高校优势,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3.4.6 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4.7 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院校中开设最早的专业,其生源大部分是长期接受正规体育运动训练、运动专项技能突出、参加过各级体育运动竞赛并获得过相应运动技术奖励的学生。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很多之前并没有接受过正规运动训练的高中毕业生开始选择报考体育教育专业,大量这样的非止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进入也给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该如何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又该如何平衡他们与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培养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现状是否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这些都是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需要思考的。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中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描述并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现状及其对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的影响,总结了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现状的一些改革措施,得出了如下结论:
   (1)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相比,文化基础、知识储备、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在体育专业知识、运动专项能力和专项素质方面则相对比较薄弱;
   (2)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现状并不能够很好地做到对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因材施教,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制度、实践安排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既不能很好地培养非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做到与正规运动训练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的平衡:
   (3)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应该尽快改革课程设置中的一些不够合理的方面,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细化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对学生能力素质进行评价,增加实践机会和实习时间、提高实习质量切实培养起学生的实践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