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连市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
【6h】

大连市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职业倦怠的有关研究

2.1.1职业倦怠的概念

2.1.2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

2.1.3职业倦怠的过程

2.1.4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2.1.5职业倦怠的测量

2.1.6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2.2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有关研究

2.2.1自我效能感及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2.2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2.2.3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2.4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2.3应对方式的有关研究

2.3.1应对方式的概念

2.3.2应对方式的理论

2.3.3应对方式的分类

2.3.4应对方式的测量

2.3.5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3研究目的和假设

3.1研究目的

3.2研究假设

3.2.1研究构思

3.2.2研究假设

4研究一: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的研究

4.1研究方法

4.1.1开放式问卷调查

4.1.2 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感问卷的维度构想

4.1.3问卷的编制

4.2结果与分析

4.2.1问卷的项目分析

4.2.2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4.2.3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5研究二: 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5.1研究方法

5.1.1被试

5.1.2研究工具

5.1.3数据处理

5.2结果与分析

5.2.1量表的信度、效度

5.2.2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倦怠、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现状

5.2.3大连IT企业员工应对方式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5.2.4大连IT企业员工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5.2.5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5.2.6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预测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6 讨论

6.1关于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状况的讨论

6.1.1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现状

6.1.2大连IT企业员工应对方式现状

6.1.3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

6.2关于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关系的讨论

6.2.1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6.2.2大连IT企业员工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6.2.3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回归关系讨论

6.3自编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讨论

6.3.1自编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结构

6.3.2自编IT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6.4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IT产业以惊人的速度飞速的发展,这对IT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T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工作绩效的高低,更与整个IT行业能否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本研究在综述与评价国内外有关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编了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通过访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探讨大连市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对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个人提出建议,以期减轻或预防IT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增强企业的管理效能。
   本研究的结论是:
   1、大连IT企业员工职业倦怠总体上并不严重。企业员工的玩世不恭程度和情绪衰竭程度一般,成就感低落维度相对较严重(接近中度)。其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和求助为主。IT企业人员在总体上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职业倦怠的各维度有不同的影响。
   2、大连市IT企业员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员工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低于具有中低水平职业自我效能感员工,职业任务目标效能能够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
   3、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显著负相关;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4、自编的“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研究IT企业员工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工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