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孟称舜戏曲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
【6h】

孟称舜戏曲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孟称舜生平、交游与思想考述

(一)孟称舜生平、家世考述

(二)孟称舜交游考述

(三)孟称舜的思想考述

二、孟称舜的杂剧研究

(一)爱情杂剧

(二)英雄杂剧及社会公案剧

(三)孟称舜杂剧的艺术特征

三、孟称舜的传奇研究

(一)《娇红记》——对至情的歌咏和礼赞

(二)《二胥记》——对忠孝的赞扬和歌颂

(三)《贞文记》——对贞节的肯定和宣扬

(四)剧作的演出情况

四、孟称舜的戏曲理论

(一)本色当行论

(二)传情论

(三)风格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孟称舜是晚明时代著名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关心民生疾苦,具有济世的情怀,积极地创作戏曲作品来讽喻世事。其戏曲剧作流传下来的有五种杂剧和三种传奇,无论是从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获得了很高的赞誉。他的戏曲理论,散见于其题词、序言、以及评点中,虽然没有理论专著留存下来,但也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将对孟称舜的戏曲文学以及戏曲理论予以整体的把握和研究。 绪论部分是对近年来孟称舜戏曲研究进行综述。第一章是对孟称舜的生平、交游与思想进行比较细致地考述,真实地展现出他的人生经历、交游记录以及思想状况,为我们更准确深入地探索孟称舜的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主要是对孟称舜的杂剧进行研究。杂剧有五种,分别是:《桃花人面》、《花前一笑》、《眼儿媚》、《英雄成败》以及《死里逃生》。前三种是爱情杂剧,《英雄成败》属于英雄杂剧,《死里逃生》属于社会公案剧。其杂剧的主要内容是对于爱情的歌颂和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在艺术上,抒情色彩浓厚,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曲辞蕴藉旖旎,宾白通俗易懂,科介生动活泼,情节结构精致严谨。另外,作者还巧妙地塑造出众多声口不一的人物形象。总之,孟称舜的杂剧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主要是对孟称舜的传奇进行研究。传奇共有三部:《娇红记》、《二胥记》和《贞文记》。第一节主要是对《娇红记》进行研究。王娇娘“同心子”恋爱观的提出,不仅对当时封建礼教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而且对几百年后的现代男女的婚恋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笔者还详细地分析了王娇娘、飞红以及申生的性格特点。最后,笔者还对《娇红记》悲剧性的原因予以探讨。第二节是对《二胥记》的研究。笔者主要分析了申包胥和伍子胥的性格特征,还对《二胥记》采用的双线并行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探讨。第三节是对《贞文记》进行研究。作者精心塑造出了既贞且烈的张玉娘的形象,其目的在于“表扬幽贞,风励末俗。”可见,作者十分重视“情”的功效。 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孟称舜的戏曲理论。虽然作者没有留下专门的戏曲论著,但散见于其序言、题词和评点中的理论观点也自成体系。戏曲理论主要有“本色当行论”、“传情论”、“风格论”。其戏曲理论思想深刻,很有见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