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鲁迅民族魂研究
【6h】

鲁迅民族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民族利益的捍卫

(一)鲁迅捍卫民族利益的历程

(二)、鲁迅捍卫民族利益的特点

(三)鲁迅捍卫民族利益的思想渊源

二、民族道德的展现

(一)鲁迅所体现民族道德的内涵

(二)鲁迅所体现的民族道德特点

(三)鲁迅所体现民族道德的渊源

三、民族世相的审视

(一)鲁迅对文坛百态的揭示

(二)鲁迅对国民伏弊种种的批判

(三)鲁迅对所呈现的民族世相历史根源的挖掘

四、民族责任的承当

(一)启蒙主义的创作思想

(二)肩扛黑暗的闸门

(三)最后的坚守

五、民族哲思的凝聚

(一)出奇制胜的文辞智慧

(二)清醒独到的革命远见

(三)聪明睿达的生存哲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1936年10月19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于上海溘然长逝。出丧当天,下葬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赫然缀着“民族魂”三个大字。这是对鲁迅作为一个民族精髓与支柱最恰切的评价,也是对鲁迅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最合理的概括。鲁迅先生的形象永远是挺拔而倔强的。尽管矮小,但腰杆从来都是挺直的,压不垮的永远都是钢铁般的脊梁。他执笔为戈,探求人生世相,对现实社会的严峻和荒诞进行猛烈的批判,对民族命运日忧夜虑、疗救现在、希冀未来。他是民族之子,更是中华之魂。 捍卫民族利益,探求复兴道路则是贯穿鲁迅一生战斗过程的主线。无论是借“异域”的进步文学的“新宗”来为捍卫民族利益振臂高呼,还是直接将自己的所感所言刊印在作品里,他都以不变的姿态掷笔而起,反抗着侵略与黑暗,全力投入到为民族、为国家的伟大战斗中。他的思想、主张和为此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历史上,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 在鲁迅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时所体现出的种种精神规范与道德准则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人格所闪耀出的炽烈的光华。鲁迅所践行的对国家、对人民、对家庭、对学生和友人的爱与关怀中,其人格品质里所特有的独到性与开放性清晰可感,以“爱”为本的道德伦理更是体现着鲁迅独特的为人之道,确立了鲁迅独特的人生坐标。 作为民族精神的灵魂,鲁迅在反思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在不断地与丑恶的社会和国民精神痼疾相对抗。冰冷的现实和愚弱的国民心态使得从精神上唤起整个民族觉醒的任务刻不容缓。要改良这社会,首先要“揭发伏藏,显其弊恶”,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为此,鲁迅将批判的笔触勇猛地刺向国民机体内部,审视民族世相,解剖病态社会最阴暗的一隅。 鲁迅一生之中所体现的出奇制胜的文辞智慧,清醒独到的革命远见以及聪明睿达的人生哲学,不由地让人心生感佩。正如一位著名研究学者所言“他懂得避祸保全却不龟缩苟活,他善于经营生计却不促狭被锁,他迎来送往却不敷衍虚伪,他嬉笑怒骂却不玩世油滑。他善于发现你闻所未闻的真相,也善于推翻你司空见惯的常理。他的智慧最朴实,最平俗,也最雅致;最实用,最真切,也最深沉” 鲁迅的民族责任感,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审视,是对那些负载痛苦、灵魂绝望的可怜人的悲悯,是对挣脱民族现状、改良社会人生的热情,更是对革命满腔忠诚、奔走一生的坚定。他经历中国两个革命时代,目睹了中国人民倍受压迫的痛苦。在长期复杂的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中,鲁迅实现新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推动着鲁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息地战斗,拼搏。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他以异常深刻的思想洞视着经验之海的幽微深邃,揭示着人生事象的常态与变态。在开辟新路的过程中,他呼唤真的猛士,共同苏生人类的希望。开发民智,振拔国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民族之魂,这便是鲁迅。鲁迅对人的生存困境、孤独和有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孤独地行进在无边的深夜里,掷击黑暗,战取光明。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与信赖,对敌人的彻骨痛恨和决绝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潜心学习和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以及正直、诚实、质朴、勇毅、豪迈都演绎着一个“从暗夜中走来的忧郁的歌者用悲怆、凄楚和嘲讽的沉浊噪音迎接正在诞生的光明。”在鲁迅的精神世界里强烈地激荡着悲怆凄楚的情绪体验,这是他“民族魂”品格的驱使。

著录项

  • 作者

    辛颖;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吉鹏;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鲁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