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6h】

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况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的方法

2.比较分析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

4.系统分析法

一、相关基本问题解读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公民

2.公民参与

3.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管理

(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

1.选举管理者

2.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

3.监督与评价公共事务管理过程

(三)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途径

1.选举

2.公民听证

3.民意调查

4.信访制度

5.政治协商制度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公民监督

8.大众传媒

(四)公共事务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意义

1.公民参与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加民主高效

2.公民参与可以有效防止权力的异化

3.公民参与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公民方面: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

1.公民缺乏主动性且参与意识淡薄

2.公民参与的能力有限

3.公民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二)政府方面: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渠道不完善

1.政府信息公开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2.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听证制度不健全

3.公民参与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4.公民参与体制不完善导致公民参与受阻

(三)法律保障方面

1.公民参与权保障的制度体系有待健全

2.公民参与权的法律救济的渠道有限

三、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途径

(一)个人层面: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和能力

1.提高公民责任意识,培育积极公民

2.提高公民的参与素养

3.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二)政府层面:创新工作形式,完善公民参与制度

1.改善人民代表相关制度

2.加强公民参与权的相关法律保障

3.完善决策听证制度

4.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

5.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保障公民的参与权

6.通过网络等途径提升公民参与的空间

7.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改变官员认识误区

8.为公民参与权的行使提供充分的法律救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总的来讲,公共管理就是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核心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它包含三个方面的管理理论及方式:经济、政治和法律上。公共管理是在不与法律相违背的前提下实行的,可以对社会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在某些活动中提供一些必需品和服务。它包含以下两种特性:一是公共性,二是服务性。
  基于上述,本文就中国公共事务管理中公民的参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论述中,本文首先对公共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做了区分,阐述了目前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途径。其次运用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公民参与理论对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究,在这一章中重点论述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重大意义,明晰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道德价值以及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最后结合南京、青岛等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中公民参与情况从公民个人素质、法律保障以及政府服务职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完善方法和途径。在公民方面分别介绍了提高公民责任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素养以及培养公民“权利意识”;而在政府层面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善人民代表相关制度;二、加强公民参与权的宪法保障;三、完善决策听证制度;四、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五、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六、通过网络等途径提升公民参与的空间;七、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改变官员认识误区;八、为公民参与权的行使提供充分的法律救济。这为推动我国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对深化我国地方政府职能改革、提升执政为民的水平、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