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
【6h】

高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主要术语界定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背景

2.1.1 分层教学的概念界定

2.1.2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2.2 文献综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设计

3.3 研究实施

第4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学生分层

4.1.1 准备工作

4.1.2 基本原则

4.2 分层教学实施

4.2.1 复习目标分层

4.2.2 复习内容分层

4.2.3 复习巩固分层

4.2.4 复习评价分层

4.2.5 复习方法分展

4.3 分层教学效果

4.3.1 同一班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前后对比

4.3.2 同一学生数学兴趣变化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实例研究等方法,发现在高三数学备考阶段,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本文探讨与研究了高三数学的分层教学,希望凭借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找到一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切实可行之路。
  “高考决定命运”的传统观念在很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学生及教师将考试分数作为评判差异的标准,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能力提升受到严重阻碍。首先,新课程标准已经为高中数学设置了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前应综合考量高考大纲要求,根据知识分布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设定教学计划,以缩小学生知识储备程度的差异;其次,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基础知识都己学习完毕,所以在高三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知识巩固与综合运用,教师应按照教学进度将备考内容进行层次细化,依据复习时间统一安排,以实现备考阶段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最后,高三数学的教学分层设计不仅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复习目标,同时也需要教师加强习题积累,在差异性、发展性、激励性的原则下,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高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前应进行详细安排,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教学准备,以避免因教学失败而影响学生之后的备考状态。本文的探讨重点将集中于函数模块复习模式的设计实施,首先教师应将高三实验班的学生分成A、B、C三层,然后按照各层学生的内在需求布置复习任务,最后,教师需要详细记录学生在分层教学体验中的变化,及时发现过程中的不足以逐渐完善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对于函数体系的掌握发挥充分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