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经》的天命观与表达艺术
【6h】

《诗经》的天命观与表达艺术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诗经》中的天命观

(一)天命观的内容和变化

(二)《诗经》中的天与天命

二、《:诗经》的天命观与周代的思维方式

(一)整体思维与天人合一

(二)推理思维与“天命靡常”

(三)取象思维与“以德配天”

(四)思维方式的特点

三、天命观影响下《诗经》的艺术呈现方式

(一)呼告手法

(二)颂美艺术

(三)劝谏手法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学术界不断从文学、人类学、哲学、文艺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以此探索中国早期社会发展、风俗文化以及思维信仰。天命观作为哲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其与文学的关系,却很少进行探讨。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在了解天命观的变化、发展之后,探讨天命观与思维方式、艺术呈现方式之间的关系。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天命与《诗经》中的天命观从《诗经》天命观着手,在前人对天命观的认识基础上,阐述西周后期存在分歧的天命观念,并按照冯友兰先生对天的五义划分,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和义理之天,对《诗经》中出现的“天”以及天命观进行分类和阐释。
  第二章《诗经》的天命观与周代的思维方式周代的思维方式在整体思维、推理思维、取象思维三方面,对《诗经》中的天命观具有重要影响。《诗经》中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命靡常”的思想和“以德配天”的观念,都是其影响的结果。这三种思维方式不但为先秦政治、哲学、文化的形成和繁荣提供了思维基础,也奠定了后来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
  第三章天命观影响下《诗经》的艺术呈现方式天命观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产生,而其形成之后比如影响到思想与文化,以及艺术的表达方式。在周人天命观的作用之下,呼天问天的写作手法应运而生,“以德配天”的追求形成诗歌的颂美艺术,“天命靡常”的观念则催生出劝谏的艺术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