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式理论下的现代汉语给予类双宾句研究
【6h】

构式理论下的现代汉语给予类双宾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目的和意义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

一、研究现状

(一)给予类双宾句的研究现状

(二)构式理论下的汉语双宾句研究概况

二、用构式语法分析现代汉语“给予类双宾构式”

(一)给予类双宾句是独立的构式

(二)“给予类双宾构式”动词的多义性及其分类

(三)“给予类双宾构式”与其动词的整合

(四)“给予类双宾构式”与其名词性成分的互动

三、基于HSK语料库的“给予类双宾构式”偏误分析

(一)内部构件引起的偏误

(二)构式引起的偏误

(三)本章小结

四、“给予类双宾构式”的汉语国际教学现状

(一)对外汉语语法大纲中的给予类双宾构式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双宾句

五、构式理论下的“给予类双宾构式”汉语国际教学设计

(一)“给予类双宾构式”与动词互动的讲解

(二)构式和名词性成分互动的讲解

(三)“给予类双宾构式”教学设计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给予类双宾句的本体研究历来已久,但对其界定和分类尚有出入。而且,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给予类双宾句有病句29个,偏误32处,说明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本文的理论基础是构式理论、中介语理论和偏误理论,研究思路是本体研究和汉语国际教学研究相结合,在构式语法的指导下,立足CCL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整理出现代汉语给予类动词189个,分析其语义、句法特点,从而得出规律,指导给予类双宾句的汉语国际教学。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始终立足语料,列表格分类整理语料,并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
  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历时的角度交代给予类双宾句的研究现状,从汉语本体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梳理。首先,自1924年黎锦熙首次提出“双宾句”这一名称之后,对双宾句的研究就一直不断,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对给予类双宾句虽然争议最小,但对给予类动词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国际汉语教学方面,语法专著对双宾句的讲解浅尝辄止,语法大纲中只列举了四个给予类动词。其次,梳理构式理论下的汉语双宾句研究情况。张泊江是这一领域的第一人,后来学者又从双宾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入手,进行英汉对比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并用构式-语块理论指导汉语国际教学等;
  第二章用构式语法分析现代汉语“给予类双宾构式”。首先肯定了给予类双宾构式是独立的构式,用NP1+V+NP2+NP3表示,NP1为施事论元,V代表动词参与者角色,NP2为接受者,NP3为受事。其次,立足语料库,将给予类动词分为十例,包括:办类、传递类、服务类、给、还类、寄类、卖类、抛物类、送类和吐类动词,并归纳其多义性及中心意义。又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构件和构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动词与构式的互动,总结出各类动词可以进入的构式形式。最后,分析名词性成分(施事、受事、接受者)与构式的互动,着重分析其语义特征,确定进入本构式的名词的特征;
  第三章基于HSK语料库的“给予类双宾构式”偏误分析。本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立足HSK语料库,在构式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其偏误类型和成因。由于前人已经多次系统地用偏误理论对给予类双宾句进行分类,所以,本文不再重复,侧重用构式理论分析偏误类型和成因。主要分为内部构件引起的偏误和构式引起的偏误;同时,用构式理论说明偏误成因并改错,以期指导汉语国际教学;
  第四章“给予类双宾构式”的汉语国际教学现状。以对外汉语语法大纲和目前流行的8套教材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大纲和教材对本构式的教学情况;其次,对其中出现的给予类动词、动词出现的句式以及例句进行整理,并总结出优缺点:第一,对构式整体的讲解,主要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入手。形式方面,优点是给出基本形式NP1+V+NP2+NP3,缺点是不讲本构式的同义转换形式。第二,给予类动词方面,优点是教材中出现了使用频率高的给予类动词,缺点是并没有交代这些动词都可以进入给予类双宾构式。第三,教学场景方面,优点是贴近留学生日常生活,缺点是这些场景中出现的给予类动词,并非都应用了双宾构式,而且教材中并未说明这些动词是给予类动词。
  第五章构式理论下的“给予类双宾构式”汉语国际教学设计。这一章是本论文的落脚点,将上述四章中得出的结论应用到汉语国际教学当中,以大纲中出现的给予类动词为例,以构式理论为指导,以教学设计的形式呈现出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