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化工企业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化工企业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化工企业事故统计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中国化工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方法及主要指标

2.1 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

2.2 化工生产事故的分类

2.2.1 按化工生产事故中人员伤亡情况分类

2.2.2 按事故类别分类

2.2.3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2.2.4 按事故原因分类

2.2.5 按事故是否与工作有关分类

2.3 事故的统计方法

2.3.1 描述统计

2.3.2 推断统计

2.4 事故的统计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2006~2015年化工生产事故分析

3.1 事故总体情况分析

3.2 事故发生时段分析

3.3 事故发生月份分析

3.4 事故发生区域分析

3.5 事故发生类别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化工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

4.1 理论基础和事故样本说明

4.1.1 理论基础

4.1.2 事故样本说明

4.2 化工事故原因分类和统计方法

4.2.1 直接原因

4.2.2 间接原因

4.2.3 事故的根本原因

4.2.4 事故的根源原因

4.3 化工事故原因统计与分析

4.3.1 直接原因统计

4.3.2 间接原因统计

4.3.3 根本原因统计

4.3.4 根源原因统计

4.4 宏观角度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应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爆炸事故的实例分析

5.1 事故简介

5.2 故障树分析法步骤

5.3 分析故障树的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预防和控制化工生产事故的对策分析

6.1 化工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6.2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

6.3 直接原因对策分析

6.4 间接原因对策分析

6.5 根本原因对策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基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类别、事故发生区域、事故发生月份、事故发生时段、事故发生趋势等方面对2006~2015年化工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爆炸、中毒与窒息事故占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类型;近十年来化工生产事故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都有发生,其中,山东省事故发生率最高;从事故发生月份上看,一月份和八月份事故发生率较高;从事故发生时间段分析,上午10时~12时以及下午14时~16时是事故的高发时段,近年来事故发生率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运用行为安全理论的事故致因“2~4”模型对化工生产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将事故的原因具体分为2个层面、4个阶段的行为控制欠缺,形成具有逻辑的链式结构,提供了层次清晰、定义明确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
  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针对一起典型的爆炸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化工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并设计事故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