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汇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及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
【6h】

外汇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及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文献综述

1.2.2 外汇冲销有效性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类

2.1.1 通货膨胀的界定及度量

2.2 基础货币理论

2.2.1 基础货币理论综述

2.2.2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划分

2.3 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理论分析

2.3.1 基于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分析

2.3.2 基于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理论

2.3.3 外汇储备增长产生通货膨胀效应的传递机制

2.4 我国制度约束下的外汇冲销干预机制分析

第3章 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及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

3.1 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及现状

3.1.1 外汇储备、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3.1.2 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

3.1.3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趋势及原因分析

3.2 我国通货膨胀基本情况

3.2.1 开放经济环境下我国通货膨胀基本情况

3.2.2 次债危机以来新一轮通胀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3.3 制度约束下我国外汇冲销管理

3.3.1 外汇冲销的理论背景

3.3.2 我国冲销外汇占款的渠道

第4章 外汇冲销有效性研究

4.1 外汇冲销的理论模型

4.2 外汇冲销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4.3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实证研究

5.1 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检验

5.1.1 数据处理

5.1.2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5.1.3 协整关系检验

5.1.4 误差修正模型

5.1.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2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第6章 基于外汇冲销的缓解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胀效应的对策建议

6.1 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和合理结构

6.2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

6.3 完善中央银行冲销干预政策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外汇、外资等因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1994年中国实行新的外汇管理体制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直接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外汇买卖活动,外汇储备的增减对中国货币供给产生了直接而有力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外汇储备对物价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传导过程来说明: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的压力
  在现行的外汇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如何,以及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防范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实施货币冲销政策,试图将外汇储备增加产生的通货膨胀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近年来,人民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回收、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冲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冲销组合方式。
  外汇冲销的效果如何以及在外汇冲销的作用下,外汇储备增加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如何,是货币当局平衡货币供求和进一步做决策的依据。首先,论文基于货币数量论的假设条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检验2002年第三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的30个样本期间内,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其次,论文通过基于回归残差序列的协整检验和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nsen协整检验,研究我国外汇储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外汇储备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长期均衡对物价短期变动的影响;最后基于外汇冲销干预政策,提出几点缓解外汇储备增加引起通货膨胀效应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