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知识创新的实质、模式与对策探析
【6h】

大学知识创新的实质、模式与对策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知识

1.2.2 知识创新

1.2.3 大学知识创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2 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的产生、功能及大学知识的分类

2.1 大学功能的历史演变

2.2 大学的功能

2.2.1 教学即人才培养

2.2.2 大学的科研功能

2.2.3 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2.3 大学知识的分类

2.3.1 知识的含义及其分类

2.3.2 大学知识的内涵及其分类

第3章 大学知识创新的内涵与模式

3.1 大学知识创新的内涵与实质

3.1.1 大学知识创新的内涵

3.1.2 大学知识创新的实质及其实现过程分析

3.2 大学知识创新的模式

3.2.1 以显性知识为主的创新模式

3.2.2 以隐性知识为主的创新模式

第4章 我国大学知识创新的障碍问题、原因、对策

4.1 我国大学知识创新的障碍问题

4.1.1 科研成果产出效率低、质量差

4.1.2 教学过程中知识转移不顺畅

4.1.3 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比率低

4.2 我国大学知识创新中所存在障碍问题的原因

4.2.1 观念传统、体制落后

4.2.2 忽视隐性知识的生产、转移和使用

4.2.3 忽视隐形知识、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重要性

4.2.4 忽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有机结合

4.3 解决我国大学知识创新障碍问题的对策

4.3.1 转变传统观念、深化体制改革

4.3.2 推行激励政策促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4.3.3 实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4.3.4 吸取美国哈佛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5.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知识创新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创新增值的时代,是一个靠知识创新和能力改变命运的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大学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基地,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不可替代的、日趋显著的基础和主力军。大学知识创新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在对知识的界定和分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以显、隐性知识在知识生产、知识传递、知识应用三个过程的转化和有机结合为核心展开讨论。从知识转移理论出发,论述了大学知识创新的实质、模式,并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
  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知识创新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模式,同时在创新过程中更要注重隐性知识的生成、传递与转移,不断地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使大学知识创新充分地实现,才能对发展社会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在国际间的竞争力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