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
【6h】

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意义

1.1.1国家竞争力提升的要求

1.1.2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1.1.3探求现代大学知识创新的新理论框架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关于知识创新内涵的研究

1.2.2关于创新系统与创新模式的研究

1.2.3关于三螺旋理论的研究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2概念界定

2.1.大学知识创新的内涵

2.2.三螺旋理论

2.2.1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2.2.2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的形成动因分析

3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是区域创新的动力站

3.1三螺旋模式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

3.2大学是区域创新的动力站

3.3从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大学使命的拓展

4三螺旋模式下大学知识创新的特点

4.1突破大学单个实体,形成区域创新网络

4.2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知识应用与技术转化

4.3超越学科框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4.4注重过程管理,强化绩效评估及知识产权保护

5三螺旋模式下大学创新资源的整合

5.1财力资源的整合

5.2人力资源的整合

5.3信息资源的整合

6三螺旋互动模型中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

6.1大学主导的知识创新模式

6.1.1大学主导的知识创新模式的特点

6.1.2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6.1.3大学主导的知识创新模式中企业与政府的作用

6.2企业推动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

6.2.1企业推动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的特点

6.2.2企业对大学知识创新的推动作用

6.2.3企业推动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中政府和大学的作用

6.3政府引导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

6.3.1政府引导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的特点

6.3.2政府对大学知识创新的引导作用

6.3.3政府引导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中大学与企业的作用

进一步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知识经济背景下,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知识创新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了三螺旋理论,为大学的知识创新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三螺旋理论要求大学、产业、政府三个创新主体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形成三种力量相互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三螺旋”关系,旨在加强学术界一产业界一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整体协同发展。三螺旋作为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关系发展的最佳形态和结构,强调发挥大学的核心作用,注重从组织理论、合作机制的全新视角对大学创新模式的探讨。 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与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联系为主线,按照“理论基础--特点分析--资源整合--模式构建”的思路展开研究。 在对三螺旋理论和大学知识创新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大学作为创新来源是知识经济的动力站,三螺旋理论拓展了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知识创新更加注重其外部需求,注重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 然后,分析了三螺旋模式下大学知识创新的特点,即以市场为导向,突破大学单个实体,超越学科框架,注重项目过程的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接着在第五部分探讨了在三螺旋循环模型的基础上资金、人才、信息等大学重要创新资源的整合,三螺旋模式下的大学知识创新建立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者的资源互补关系基础上,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大学知识创新的组织结构,使大学发挥知识创新和技术转化的功能。 文章最后提出了三螺旋互动模型中大学主导、企业推动和政府引导的三种大学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过程中得出作为三螺旋以外的中介机构--第四螺旋在大学知识创新和应用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