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群识别的人岗匹配研究
【6h】

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群识别的人岗匹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特色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人岗匹配研究综述

2.1.1 人岗匹配的研究背景

2.1.2 人岗匹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人岗匹配测算模型的研究现状

2.1.4 人岗匹配文献评述

2.2 人岗匹配相关问题描述

2.2.1 人岗匹配的定义

2.2.2 影响人岗匹配的因素

2.2.3 人岗匹配的原则

2.2.4 人岗匹配的实现

2.2.5 人岗匹配评价过程的难点

2.3 人力资本竞优特征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2.4 文献评述及启示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人岗匹配相关理论

3.1.1 特质因素理论

3.1.2 岗位分析

3.2 人力资本与竞优内涵的界定

3.2.1 人力资本概念

3.2.2 竞优概念

3.2.3 竞优评析方法

3.3 人力资本竞优特征识别方法

3.4 人力资本竞优测评方法

第4章 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群识别的人岗匹配方法设计

4.1 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群识别的人岗匹配机理

4.2 评价指标选取思路

4.3 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的群识别

4.3.1 群体识别方法的描述

4.3.2 岗位胜任者人力资本竞优特征识别

4.3.3 人员人力资本竞优特征识别

4.4 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的匹配测算

4.5 基于匹配程度测算结果的匹配决策

4.6 基于匹配决策方案的人员竞优资本测算

4.7 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群识别的人岗匹配流程

第5章 在BS公司的方法应用

5.1 BS公司介绍

5.2 选取评价指标

5.3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1 数据收集

5.3.2 数据处理

5.4 竞优特征识别

5.4.1 岗位胜任者人力资本竞优特征识别

5.4.2 人员人力资本竞优特征识别

5.5 匹配程度测算

5.6 人员配置决策方案

5.6.1 匹配决策

5.6.2 计算匹配人员竞优资本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展开▼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企业家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意义,但是一个企业仅输入了人力资源是不够,还必须将人员与岗位进行有效的匹配,确保“岗得其人,人乐其岗”,才能使人员在企业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
  传统的人岗匹配方法对人员的内质差异性认识不足,企业缺少切实可行的定量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去识别人员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导致无法真正落实扬长避短地配置人员的想法。
  本文基于竞优思想和对人力资本内质差异性的认同,采用对人力资本概念新的界定,即认为人力资本是某个体(或群体)在确定的“时期”,相对于确定的“领域”,确定的群体(或其它群体),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竞优资本)的能力,出于对每个人员自身优势特征的尊重,从最有利于个体获得最大人力资源价值和展现其优势特征的角度出发,设计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群识别的人岗匹配方法。此方法以各岗位人力资本综合指标集作为指标体系,从刻画人员优劣相对度的竞优特征识别模型出发,通过群体评价的方式分别得到岗位胜任者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结构和人员人力资本竞优特征结构;以竞优特征结构的匹配程度为切入点,以人岗匹配整体最优为目的,构建人岗匹配决策模型;并参考被匹配人员竞优资本的测算结果,确定最终的人岗匹配决策方案;最后,通过实例应用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承认并尊重员工个体优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测评结果易被员工接受;能够充分开发员工的优势、避开劣势,有利于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