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味·译味·中国味: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
【6h】

食味·译味·中国味: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一 试“味”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1.1 翻译观

1.1.2 翻译观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1.1.3 研究方法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1.2.2 饮食文学作品的中国味

1.2.3 研究意义

1.2.4 创新性

1.3 研究思路

1.4 文献综述

二 识“味”——味论体系与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

2.1 传统味论体系概述

2.1.1 起源及发展

2.1.2 味论体系的构建

2.2.1 味论体系与饮食文学的契合点

2.2.2 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的构建

三 调“味”——味论思想指导下的饮食文学翻译方法论

3.1.1 食名翻译中异味的处理

3.1.2 美食馀味的呈现

3.2 民俗味

3.2.1 俗语翻译的蒜酪味

3.2.2 俗礼翻译的大羹味

3.3 情理味

3.3.1 叙事说理之至味

3.3.2 故地旧人之意味

四 品“味"——味论思想指导下的饮食文学翻译鉴赏论

4.1 细部鉴赏

4.1.1 赏美食味

4.1.2 民俗翻译的俚趣与雅正

4.1.3 情理翻译的脉络与格调

4.2 整体鉴赏

4.2.1 圣境——意象生动而意义深远的滋味

4.2.2 神境——风姿绰约的韵味

4.2.3 化境——不露痕迹的境界味

五 知“味”——味论翻译观思想根源

5.1 阴阳五行学说

5.1.2 阴阳学说的辩证思维方式

5.2 儒道思想和言意之辨

5.2.2 道家“味无味”

5.2.3 儒道思想中的“立象以尽意”

5.3 佛经传译中的“失味”

六 回“味"——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文人们便喜欢用饱蘸情感和哲思的笔墨去描绘饮食之趣,中国古典小说中也有很多宴饮场景的描写,这些有滋有味的文字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学。2012年,饮食文学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首播,其后不久便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播放,这种极具中国风味又雅俗共赏的民族文学也因此征服了世界。饮食文学作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播着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其在中国和世界文坛的影响力日益提高,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日趋凸显。然而,目前国内饮食文学翻译研究针对性还不够强,研究者们不是过于宽泛地将其归类到文学翻译领域,就是过于狭隘地将其限定在菜谱翻译范畴,饮食文学独特的中国美食味、地道的中国民俗味、含蓄的中国情理味得不到充分还原,其艺术价值也就大打折扣。因此,构建一套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饮食文学翻译观,以更好地指导饮食文学翻译实践,帮助中国饮食文学走向世界,是每个翻译研究者的责任所在。
  如前所述,中国辉煌灿烂的饮食文化不仅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学,还刺激了中国文人敏感的味觉神经,培养了他们的审美通感心理和以味论艺思维方式。中国美食滋味万千,带给人的味觉感受难以用语言名状;中国艺术极富神采,赋予人的审美体验同样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自先秦阴阳五行学说发端,至晚清境界说以止,味论思想和观点不断被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极具理论色彩和美学价值的中国传统味论体系。味论体系用舌尖尝艺术;饮食文学借美食谈情理,二者具有相似的心理基础和美学内涵,可以互为诠释。因此,本文尝试将味论思想和观点引入饮食文学翻译研究,一方面更好地指导饮食文学翻译实践,将中国饮食文化推向世界;另一方面赋予中国传统味论体系以科学精神和时代内涵,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的构建从用途上看属于综合性翻译研究论文;从性质上看属于定性研究;具体操作层面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阐释法、图示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
  论文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试“味”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性等问题,并附文献综述。
  第二章识“味”部分首先梳理中国传统味论体系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脉络;再探究饮食文学与味论体系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构建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
  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即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的构建。
  第三章调“味”是饮食文学翻译方法论,分别针对饮食文学美食味(食名翻译和食趣翻译)、民俗味(俗语翻译和俗礼翻译)及情理味(情感翻译和哲理翻译)提出对应的味论翻译方法:食名翻译的“异味”、食趣翻译的“馀味”、俗语翻译的“蒜酪味”、俗礼翻译的“大羹味”、叙事说理的“至味”和旧地故人之“意味”。这些翻译方法的核心是“调和”。
  第四章品“味”是饮食文学翻译鉴赏论,分为细部鉴赏和整体鉴赏两个部分。细部鉴赏分别针对方法论中涉及的六种味论翻译法给出对应鉴赏标准,即食名鉴赏的“味内味”,食趣鉴赏的“味外味”、俗语鉴赏的“趣味”、俗礼鉴赏的“遗味”、叙事抒情所体现的“义味”和“风味”。整体鉴赏则依据金圣叹的文章三境说划分为圣境、神境、化境三个层次,分别对应意象与意义调和的“滋味”、融入译者风格的“韵味”和众味相融而不露痕迹的“意境味”,这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第五章知“味”追溯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构建的哲学根源和译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的“和而不同”及“和谐”观点、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和味”观点、道家崇尚自然朴素的“味无味”观点是味论体系的思想根源;饮食文学借美食意象抒情叙事的表现手法与中哲“立象以尽意”的求道方式一脉相承;佛经翻译中的“失味”论开辟了以味论译的先河,为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构建打下翻译理论基础。
  三、四、五章互有联系:方法论到鉴赏论是由技到艺的飞跃,鉴赏论到思想论是由艺到境的升华;反之,译者的翻译思想决定了其鉴赏标准,而鉴赏标准又进一步影响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方法、鉴赏、思想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建起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饮食文学味论翻译观。
  第六章回“味”是对全文的回顾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