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永久起搏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随访观察研究
【6h】

永久起搏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随访观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起搏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进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起搏器适应证患者的增加,起搏器的植入例数也逐年在增加。起搏器发展经历了50余年的历程,其寿命在逐渐延长,体积在逐渐缩小,功能在逐渐强大,与此同时,起搏电极导线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传统的被动固定电极导线因放置容易,操作简单,价格较便宜等优点,一直是起搏器植入时最常用的导线随着人们对心脏特殊部位(右室流出道、高位房间隔、低位房间隔等)起搏有益作用认识的逐渐加深,目前,无论心房还是心室起搏,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将成为临床医生应用的主流与趋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也因其拥有自身的优点及特征,使得它将来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长期的参数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应用的稳定性。 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放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患者124例(心房电极1根,心室电极124根),其中男性67例,平均年龄为66.20±11.31岁。电极导线型号:1688T型94根St .Jude Medical,5076型31根Medtronic。植入部位:右心耳1例,室间隔93例,心尖部31例。测试手术后即刻及术后1月、3月、6月、12月的参数变化。 结果: ①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②参数变化:起搏阈值:手术即刻增高,为0.60±0.16V,术后1个月下降,为0.51±0.20V,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起搏阈值与术后1个月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感知:手术即刻与术后多次随访均无明显变化(P>0.05)。阻抗:手术即刻增高,术后随访各个月的阻抗均较手术即刻的阻抗低,与术中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例(1.6%,St.Jude Medical)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阈值升高,1例为病窦患者植入DDDR起搏器,电极位于心尖部,术中阈值为0.9V,1个月时阈值为1.0V,3个月时为1.25V,6个月时为6.0V,12个月时仍为6.0V,该患者无房室传导阻滞,将A-V间期调至250ms,均可自身心律下传,未更换电极。1例患者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R起搏器,电极导线位于高位室间隔,1个月时阈值为0.25V,3个月时阈值为1.25V,6个月时阈值为5V,给予更换5076型(Medtronic)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手术即刻阈值为0.7V,3个月起搏阈值为0.5V,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固定较牢固,脱位率低,本研究未见电极导线脱位,但术中起搏阈值及阻抗均较高,多为局部水肿所致,随时间延长,阈值和阻抗均可下降,因此,术中阈值有下降的趋势即可。术后有阈值升高的现象,但发生率较低(1.6%),长期观察阈值均较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