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道、胃接合部癌淋巴流向与淋巴转移的临床、实验研究
【6h】

食道、胃接合部癌淋巴流向与淋巴转移的临床、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胃的区域淋巴引流与癌淋巴结转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食道、胃接合部的淋巴流向和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手术中合理的清扫范围。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77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淋巴结的不同清扫范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的同时,利用CH44、Brdu标识的活的淋巴细胞解析食道、胃接合部的淋巴流向。 结果:(1)本组77例贲门癌患者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共计57例(74.0%),可进行检索的淋巴结转移率:N164.9%,N214.3%,N310.4%;(2)T1及肿瘤最大径小于2.0cm时未检测到淋巴结转移,T2N(+)20%,T3N(+)68.2%,T4N(+)80.8%;(3)N1主要集中在No.1、3、2组,N2主要集中在No.7、8、10、9组,N3分别为No.5组6.5%、No.6组1.3%、No.16组1.3%、No.107-110组2.6%;(4)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5年生存率:D1为22.7%,D2为31.3%,D3为36.5%,D2、D3与D1术后生存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44、Brdu标识的活的淋巴细胞淋巴流向的研究结果显示,胃左动脉、胃后动脉、脾动脉、胃短动脉及左膈下动脉路径是引流食道、胃接合部的腹腔侧的主要路径,同时纵隔方向的上行性路径也是不容忽视的引流流向。 结论:CH44、Brdu标识的活的淋巴细胞淋巴流向的研究揭示了食道、胃接合部的淋巴引流的腹腔侧的下行引流系统和纵隔方向的上行引流系统与癌转移的相应的内在联系。同时提示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行D2以上淋巴结廓清术,可满足根治性要求,有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