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联素与内皮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6h】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联素与内皮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脂联素(ADP)、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研究ADP水平与ET水平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29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7例作为对照组,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在年龄、性别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ADP水平,用非平衡法检测检测血浆ET水平。观察脑梗死患者发病48小时内及入院后第10天血清ADP和血浆ET水平的变化。对脑梗死组患者进行头颅CT及/或MRI检查,计算责任梗死灶体积,梗死灶体积按pullicino法计算。结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样本间差别的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脑梗死组血清ADP、血浆ET的变化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双变量间的单因素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检验的显著性水准为双侧检验P<0.05。
   结果:
   1.病例组发病48小时内血清AD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血清ADP水平入院后第10天较发病48小时内升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后第10天血清ADP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2.病例组入院后第10天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病48小时内血浆E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浆ET水平入院后第10天较发病48小时内有所升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病例组血清ADP水平、血浆ET水平与梗死体积无显著相关。
   4.病例组血清ADP水平与血浆ET水平无明显相关。
   结论:
   1、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小时内血清ADP水平明显降低,入院后第10天较发病48小时内显著升高。提示ADP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2、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第10天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提示ET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DP水平、血浆ET水平与梗死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
   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DP水平与血浆ET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提示俩者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或相关机制可能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