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大鼠中性粒细胞的钙稳态变化及大黄素的调节作用
【6h】

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大鼠中性粒细胞的钙稳态变化及大黄素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实验方法

2.1 第一阶段

2.2 第二阶段

3.统计学处理

4.实验流程图

结果

1.第一阶段

1.1 SD大鼠造模后的表现和生命体征

1.2 大体解剖观察

1.3 光镜下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

1.4 各组PMN凋亡率比较

2 第二阶段

2.1 各组PMN凋亡率比较

2.2 各组PMN胞内钙离子浓度比较

2.3 各组PMN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比较

2.4 PMN凋亡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时PMN凋亡与钙稳态的关系

1.1 SAP与SIRS、PMN凋亡的关系

1.2 钙稳态失调与SAP外周血PMN凋亡线粒体途径

2.大黄素及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体外作用和作用机制探讨

2.1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外周血PMN的体外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

2.2 地塞米松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外周血PMN的体外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

2.3 大黄素联合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外周血PMN的体外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临床严重疾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是SAP发展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s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前期表现,是其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过度的炎性反应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器官感染、功能受损等,进而导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1,2],进一步加重SAP病情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阻断SIRS向MODS的进展是降低SAP高病死率的关键。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s,PMN),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3]。PMN凋亡障碍或延迟是SIRS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钙离子作为人体内最普遍的信号转导因子之一,调节着许多细胞和组织的生理活动,其稳态失衡是细胞凋亡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实验旨在SAP所致的SIRS大鼠模型中,研究PMN细胞内及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大黄素(Emodin)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对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确定钙稳态是否为大黄素和地塞米松的治疗靶点,为其临床治疗SAP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胆胰管注射1.5%脱氧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大鼠模型。
   第一阶段:分组及模型制备: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组,即A组(假手术组)、B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模型对照组)、C组(Emodin干预组:C1组干预终浓度为1ug/ml;C2组干预终浓度为5ug/ml;C3组干预终浓度为10ug/ml),每组10只;体外干预实验:造模24小时后,采取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然后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药物干预,A组(生理盐水)、B组(生理盐水)、C1(Emodin干预终浓度为1ug/ml)、C2(Emodin干预终浓度为5ug/ml)、C3(Emodin干预终浓度为10ug/ml)。收集药物干预24小时后的PMN,检测各组的PMN凋亡率。
   第二阶段:分组及模型制备: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模型对照组(MCO组)、地塞米松干预组(DEX组)、Emodin干预组(EMD组,干预终浓度5ug/ml,由第一阶段结果确定)、Emodin联合地塞米松干预组(EAD组),每组20只(后四组统称为重症胰腺炎SIRS模型组---SAP.SIRS组)。体外干预实验:造模24小时后,将SO组外周血分离的PMN分为2份,即假手术对照组(SOC组)和假手术钙拮抗组(SOCA组),然后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药物干预,SOC组(生理盐水)、SOCA组(拉西地平干预终浓度1μg/L,乙醇终浓度<0.2%)、MCO组(生理盐水)、DEX组(干预终浓度为0.1umol/ml)、EMD组(干预终浓度为5ug/ml,乙醇终浓度<0.1%)、EAD组。收集药物干预24小时后的PMN,检测各组PMN凋亡率及细胞内和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结果:
   第一阶段:各组PMN凋亡百分率检测结果显示,A组PMN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B组(P<0.01);C1组、C2组PMN凋亡百分率均高于B组(P<0.01),其中C2组PMN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C1组(P<0.05);C3组PMN基本处于晚期凋亡或继发坏死象限。
   第二阶段:
   1、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PMN凋亡百分率
   (1)SO组:SOCA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低于SOC组(P<0.01)。
   (2)SAP.SIRS组:DEX组、EMD组、EAD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均高于MCO组(P<0.05),其中DEX组升高程度最小;EMD组、EAD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均高于DEX组(P<0.05):EMD组与EAD组两组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SO组与SAESIRS组:MCO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低于SOC组(P<0.01);EMD组、EAD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均高于SOC组(P<0.05);DEX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低于SOC组(P<0.05)。
   2、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MN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1)SO组:SOCA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SOC组(P<0.01)。
   (2)SAESIRS组:DEX组、EMD组、EAD组三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MCO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DEX组升高程度最小;EMD组、EAD组两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高于DEX组(P<0.05);EMD组与EAD组两组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SO组与SAP.SIRS组:MCO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SOC组(P<0.01);EMD组、EAD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高于SOC组(P<0.05);DEX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低于SOC组(P<0.05)。
   3、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MN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1)SO组:SOCA组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SOC组(P<0.01)。
   (2)SAP.SIRS组:DEX组、EMD组、EAD组三组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较MCO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DEX组升高程度最小;EMD组、EAD组两组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均高于DEX组(P<0.05);EMD组与EAD组两组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SO组与SAP.SIRS组:MCO组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SOC组(P<0.01);EMD组、EAD组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均高于SOC组(P<0.05);DEX组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低于SOC组(P<0.05)。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大鼠模型的PMN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可能与PMN钙稳态失衡有关;Emodin能通过增加PMN胞内及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的PMN凋亡,抑制其凋亡延迟;地塞米松虽可增加SIRS外周血PMN胞内及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促进PMN凋亡,但效果不如Emodin;二者联合应用时,未显示出协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