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18例白塞氏病的回顾性研究
【6h】

118例白塞氏病的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地区分布

2.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布

3.病程

4.分型

5.首发症状

6.临床表现

7.实验室检查

讨论

1.病因

2.发病率、好发年龄及人群

3.临床表现

4.治疗

4.1 本资料治疗方案

4.2 中医及中西医治疗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118例白塞氏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了解就诊本院白塞氏病的发病特点、发展及演变规律,为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对符合ISGB诊断标准的118例白塞氏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地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的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发病规律及特点。
   结果:118例白塞氏病患者,95.76%来自大连地区,4.24%来其他城市。男女比为1∶1.95。平均发病年龄36.57±14.58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0.58±14.2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34.51±14.44岁。所有患者,发病最高的年龄段是31~40岁(24.58%),其次是21~30岁(22.03%),再次是41~50岁(18.64%)。完全型33例(27.97%),不完全型85例(72.03%)。平均病程6.18±7.25年,其中男性为6.80±7.43年,女性为5.86±7.19年,最短为10天,最长的长达31年余。患者发病的首发症状,口腔溃疡为65.25%,生殖器溃疡为5.93%,皮肤病损(皮疹、毛囊炎、多发性疖肿、痤疮样改变、结节性红斑等)为16.1%和眼部病损(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巩膜炎,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新生血管和视神经炎[1,2])为4.24%。整个疾病过程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100%,生殖器溃疡为76.27%,皮肤病损为78.81%,眼部病损为38.13%,关节病损为31.36%,发热为21.19%,肛周溃疡为4.24%,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受损分别为15.25%和2.54%,其他病损为6.78%。1例男性患者左眼失明,略有光感,右眼视力急剧下降,1例女性神经白塞氏死亡。其中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病损和眼部疾病的发生在男女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118例患者中26例进行皮肤针刺反应的检查,阳性率为61.54%。实验室检测值升高的发生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CRP(56.78%)、ESR(46.51%)、IgG(18.64%)、C4(16.95%)、抗核抗体阳性及抗核抗体滴度(16.1%)、ASO(11.86%)、C3(11.02%、IgA(5.93%)。IgG、C3、ASO异常升高项在男女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例IgG、3例C3和1例C4检测值低于正常值。同时血细胞检查中,白细胞(19.43%)、中性粒细胞比例(22.03%)和血小板计数(17.80%)检测值高于正常值范围,淋巴细胞比例(26.27%)、红细胞计数(16.1%)及血红蛋白(28.81%)检测值低于正常值范围。
   结论:118例白塞氏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6.57±14.58岁,好发于20~40岁的青年,女性多见。首发症状口腔溃疡,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在疾病整个过程发生率为100%。实验室检查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累积重要器官危急生命。

著录项

  • 作者

    范新华;

  •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学科 口腔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虹;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97.9;
  • 关键词

    白塞氏病; 临床特点; 口腔粘膜病; 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