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测价值
【6h】

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测价值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病(CAD),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ACS中的常见类型,也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尿微量白蛋白(MA)和血清胱抑素C(CysC)均是近年来发现的反应肾脏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国内外已有许多有关MA和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研究,证实了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尿微量白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可以预测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亦有研究证实血清高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更严重的冠脉病变有相关性。近年来二者在临床研究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但尿微量白蛋白不稳定,易受体位、运动、血压等因素的影响,而血清胱抑素C浓度仅受肾小球率过滤的影响,能否通过联合检测二者来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目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分析,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以及联合检测二者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测价值。
  材料与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急重症科病房住院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133例。其中男90例,女43例,年龄30~94岁,平均(64.7±12.3)岁,其中单支病变患者57例、两支病变患者40例及三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患者36例;同时将另外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38~62岁,平均(49.5±8.4)岁。
  所有入组患者均在入院48小时内,于空腹12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超敏CRP、血清CysC及血肌酐、尿素、血糖、血脂等常规生化指标。并留取晨起第一次中段尿测尿微量白蛋白。入院1周内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
  结果:
  1.UAP组患者的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显示:性别、总胆固醇、1g超敏CRP、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保护因素。
  3.Pearson线性相关结果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呈正相关(r=0.763,P=0.016)。
  4.Pearson线性相关结果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r=0.635,P=0.038);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r=0.584,P=0.042)。
  5.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平均水平(1.209mg/L)明显高于冠脉两支病变者(1.114mg/L)及冠脉单支病变患者(1.033mg/L),冠脉两支病变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亦高于冠脉单支病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MA平均水平(1.26mg/dl)明显高于冠脉两支病变者(1.12mg/dl)及冠脉单支病变患者(0.93mg/dl),冠脉两支病变患者的MA平均水平亦高于冠脉单支病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UAP的预测价值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UAP的预测可信度均满意,血清胱抑素C(曲线下面积为0.933)更优于尿微量白蛋白(曲线下面积为0.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UAP的预测价值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检测对UAP预测的准确性较高,而且相比单指标(尿微量白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
  结论:
  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呈正相关。
  2.冠脉病变支数越多,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越高。
  3.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可以作为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