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髁限制性假体在复杂膝关节初次置换中近期临床疗效
【6h】

髁限制性假体在复杂膝关节初次置换中近期临床疗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身体状况评估及术前准备

2.2.1 身体状况评估

2.2.2 术前准备

2.2.3 器械设备与假体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术后随访及关节功能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

2.7 本治疗组部分典型病例列举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随访情况及统计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综述 关于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及其应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Legacy constrained condyarknee,LCCK)应用于复杂膝关节初次置换术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LCCK应用于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适应症及其优缺点和技巧经验。
  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应用Zimmer公司LCCK行全膝关节初次置换术的病例17例,共24.膝,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12例,其中7例患者为双膝,其余10例患者为单膝,其中外翻膝共10膝,内翻膝共9膝,强直膝4例,5膝,患者平均年龄63.8岁(47岁-88岁)。病因分别为类风湿关节炎3例,先天性股骨外髁发育不良1例,股骨外上髁骨折畸形愈合1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感染性关节炎致膝关节强直患者3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例(因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例。24膝均采用膝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15例患者使用普通延长柄,2例患者使用了带偏心距的延长柄,延长柄近端都用骨水泥牢固固定。4例内翻膝及1例外翻膝使用了金属垫块或自体骨植骨或螺钉加骨水泥填补骨缺损。所有患者均只行髌骨成型术。术后全部病例都获得随访,最长随访18个月,最短随访6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包括膝评分和膝功能评分的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系统。
  结果:其中2例患者术后6个月仍有轻度膝关节疼痛,术后8个月后无疼痛症状,其余患者疼痛症状均消失。1例患者出现左足背屈不能,术后2个月缓解,术后4个月后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及脱位现象。均未发生伸直、屈曲、内外翻不稳。膝关节屈伸情况:最大屈曲度平均为106°,(80°-125°),强直膝最大屈曲度为95°(80°-115°),所有患者膝关节均能完全伸直,无伸膝活动迟滞,无髌骨轨迹不良。KSS膝评分从术前(23.5±3.3)分提高到术后(89.3±3.3)分。KSS膝功能评分从术前(18.6±2.8)分提高到术后(87.9±4.5)分。分析患者手术前后KSS膝评分和膝功能评分,结果显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影像学评估方面:术后随访拍摄X线片示LCCK位置良好,下肢力线得以矫正,假体稳定无松动、无下沉、移位及骨吸收。患者术后总体满意率为100%。
  结论:LCCK应用于通过有效可行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后仍无法获得相等的屈伸间隙或相等的内外侧紧张度的复杂膝关节初次置换术后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此外,LCCK应用于存在膝关节胫骨平台内外侧非包容性骨缺损,术中使用组配式金属垫片(块)及假体延长柄,有利于节省手术时间、转移力学负荷,从而获得即刻的稳定性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治疗组病例术后半年至一年半的随访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