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6h】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1.传统开腹与二镜联合微创术式比较

2.二镜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具体实施

3.比较分析两种术式的并发症

4.住院费用对比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二镜联合)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以便指导临床工作中对上述两种治疗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选择。
  方法:回顾总结我院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对89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别采取二镜联合或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将45例行二镜联合治疗、44例行传统的开刀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性的分析。采取二镜联合治疗的手术组,一般先行十二指肠镜下十二指肠大乳头插管,结石较小者可行柱状球囊扩张(EPBD)后取石篮取石即可。结石取出困难时可行十二指肠大乳头切开(EST),通过胆道内机械碎石、取石篮取石方式取出胆道结石,取石成功后胆道内留置鼻胆管引流(ENBD)。如取石过程顺利,术中无胆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可于胆道取石当日或3日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鼻胆管引流可于LC术后3-5日在无胰腺炎等并发症出现的情况下予以拔除。传统的开刀手术组,一般采取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先行胆囊切除,然后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后胆总管内留置T管引流。文氏孔一般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枚由腹壁另戳孔引出。T型管于术后4周经胆道造影确认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后拔除。两组病例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胆总管内结石的直径以及是否为多发或单发、胆总管的直径大小、术后是否因切口及腹部疼痛而应用止痛药物、手术后肠蠕动恢复出现肛门排气的时间、疾病痊愈的时间、出现并发症的的情况、总体住院治疗花费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我们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包对两组研究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用于两组之间的比较分析;x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两组间对比分析,两组间如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采用P<0.05来表示。
  结果:对比二镜联合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在患者性别年龄构成、胆总管内结石的直径以及是否为多发或单发、胆总管的直径大小方面统计学差异不明显。二镜联合治疗组较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住院至痊愈时间短,上述几点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镜联合治疗组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方面统计学差异表现不明显。二镜联合治疗组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明显增多,此项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过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分别采取二镜联合治疗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二镜联合微创治疗的手术方式具有对患者的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尤其微创治疗避免了开腹手术常规留置T管,保护了肝外胆管的完整性,也减少了患者因胆道内留置T管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与痛苦,同时避免了因留置T管而带来的一些并发症。二镜联合技术的开展使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彻底进入了一个微创的时代,正在为广大外科医生及患者所乐于接受。目前二镜联合治疗技术已经成熟,可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疾病时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虽二镜微创治疗手段较传统开腹治疗手段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相应在提高,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终将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