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PP-ACP治疗牙本质敏感症临床疗效观察
【6h】

CPP-ACP治疗牙本质敏感症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

2.材料和仪器

3.方法

4.疗效评价标准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病例统计

2.典型病例报告

2.1 实验组(GC护牙素)治疗DH的病例报告

2.2 对照组(GLUMA脱敏剂)治疗DH的病例报告

讨论

1.牙本质敏感症的发生机理

2.实验中病例的选择

3.牙齿敏感度的评价方法

4.实验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时注意事项

5.CPP-ACP与GLUMA脱敏剂临床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牙本质敏感症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以病例报告的形式对两组患有牙本质敏感症的40颗患牙分别使用含有CPP-ACP成分的脱敏剂和GLUMA脱敏剂进行脱敏治疗,并通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牙脱敏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有效率,以评价CPP-ACP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入院就诊次序选取因(牙合)面磨耗所致牙本质敏感症的患者40例,共有患牙80颗。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GC护牙素(主要成分是CPP-ACP)对照组采用GLUMA脱敏剂,每组患牙各40颗。所有患者都要求身体状况良好,能配合临床治疗,且就诊前未服用过影响牙髓感觉功能的药物;所有患牙均是通过口内检查确诊为牙本质敏感症的活髓后牙,就诊前未曾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脱敏治疗,1年内无外伤史及牙周专业治疗史,同时排除牙髓病、牙隐裂、楔状缺损等疾病,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保障。患牙治疗前、后及复诊检查时分别使用冷空气刺激和探诊这两种方法来确定敏感区并结合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来评价和记录患者的敏感度。脱敏前,先用酒精棉球清洁(合)面,隔湿、干燥后,开始脱敏治疗。实验组:首先酸蚀敏感区30s,然后冲洗干净,用棉球擦干牙面,勿用气枪吹干,最后挤出豌豆粒大小的GC护牙素,涂与敏感区表面,使用指尖轻轻柔动3min,保持护牙素在牙面至少5min。此后,连续涂7次,每天1次。对照组:使用小海绵或小毛刷蘸取少许GLUMA脱敏剂涂与牙齿敏感区,时间维持在30s到1min,然后用气枪轻吹,直到(牙合)面颜色变暗为止,同法重复操作一遍,最后用水冲洗干净。脱敏后立即再度检查两组患牙的敏感程度并记录即刻VAS值。并分别于脱敏后3个月和6个月复诊,复诊时再次检查患牙的敏感度和记录VAS值。通过统计治疗前、后患牙的VAS值计算出含有CPP-ACP成分的脱敏剂与GLUMA脱敏剂在不同时期的临床有效率,然后再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脱敏治疗后嘱实验组患者30min内不可以刷牙、漱口及进食。并告知所有患者在接受脱敏治疗期间内不能接受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形式的脱敏治疗,也不能进行正畸或牙周治疗,若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结果:治疗后即刻,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都为87.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的有效率为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在脱敏治疗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与GLUMA脱敏剂相比,CPP-ACP可取得与之相似的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效果,但CPP-ACP拥有使用时更安全、更方便等优点,所以含有CPP-ACP成分的脱敏剂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