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6h】

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3.术后影像学评定标准

4.术后功能评定标准

结果

1.随访结果

2.异体骨愈合情况

3.影像学评分情况

4.功能评分情况

5.典型病例

讨论

1.影响骨愈合的因素

2.术后并发症情况

3.ISOLS影像学评分系统

4.MSTS93评分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同种异体半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附表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肢体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是在完整切除骨肿瘤基础上进行肢体重建的手术方式,该手术需要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患肢功能。四肢近关节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涉及肿瘤病灶彻底切除和肢体功能重建工作,尤其在关节功能方面需重点考虑。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发展,人工关节置换和同种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置换(APC)逐渐兴起。人工假体移植可不依赖骨愈合而达到关节重建,患者可早期活动,但术后存在感染、假体松动和严重磨损等风险;一旦进行翻修手术,由于骨缺损严重,手术重建非常困难。同种异体半关节由骨库提供,大小形态基本与受体匹配,异体半关节有可供使用的关节面及关节软骨,一旦愈合患者长期受益;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且患肢关节功能受限,影响其推广使用。
  目的:
  探讨四肢近关节骨肿瘤患者行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的可行性及术后疗效分析。
  方法:
  随访1993~2003年间,我院行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四肢近关节骨肿瘤患者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1~58岁,平均36岁,其中骨巨细胞瘤9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1例。其中肱骨近端2例,桡骨远端4例,股骨远端8例,胫骨近端1例。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X片评估骨愈合情况,应用国际保肢学会(ISOLS)影像学评分系统及MSTS93评分系统,对患者移植骨影像学及患肢功能进行评分,评估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的可行性以及远期疗效。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18年(平均15.4年)。其中有3例患者死于肿瘤性疾病,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1例,骨折2例,骨质吸收、骨性关节炎12例。随访进行ISOLS影像学评分及MSTS93评分患者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其中肱骨近端2例,桡骨远端4例,股骨远端5例,胫骨近端1例。ISOLS影像学评分系统根据术后X片对患者移植骨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共9项指标,每项满分4分,将总分换算成百分数进行评价,评分指标包括:骨重建、交界面、锚定、植入物、融合、重吸收、骨折、移植物短缩、固定。分值等级区分,优:≥75%,良:50%~74%,中:25%~49%,差:<25%。MSTS93评分系统共6项指标,每项满分5分,共30分,评分指标分为疼痛、术后功能整体评价、接受程度,上肢部分包括包含手部位置、手的精细活动及上肢提物能力3项指标,而下肢部分包含支具使用情况、行走能力及步态3项指标。分值等级区分,优:24~30分,良:18~23分,中:12~17分,差:12分以下。随访患者ISOLS影像学评分平均分81.9%,MSTS93评分平均分为24分,等级均为优。
  结论:
  四肢近关节骨肿瘤患者行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后,影像学评分及功能评分均为优。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作为肿瘤切除后生物重建的有效方式,保肢成功后远期疗效肯定,并能保留有效骨量,对年轻、巨大良性骨肿瘤患者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