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术中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6h】

术中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1 麻醉方法及手术方法

2.2 镇痛方法

2.3 术后处理

3.1 观察指标

结果

1.两组患者基本临床信息

2.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3.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4.两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及追加地佐辛用量对比

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术后疼痛部位及性质分析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胸外科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比较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与在胸腔镜直视下行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寻找胸腔镜手术后合适的镇痛方法及镇痛药物,加速患者的康复。
  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胸外科行择期胸腔镜单个肺叶切除患者,严格按照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依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为Ⅰ-Ⅱ级,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术前检查,排除既往开胸手术史、精神疾病、酗酒、长期使用镇痛药物史、术前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共纳入研究对象8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为59.52±7.41岁。所有患者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于双腔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单个肺叶切除术。并随机分为2组: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克泽普)肋间神经阻滞组(intercostal nerve block,INB组)40例于术中行胸腔镜直视下INB;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组(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40例,术后行PCI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72h内不同时间段(6h、12h、24h、48h、72h)术后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Prince Henry Pain Scale(PHPS)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副作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性质、疼痛具体部位及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
  结果:INB组与PCIA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抽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手术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B组与PCIA组患者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B组患者术后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症状(4例、2例)比PCIA组(15例、7例)患者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带管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B组术后追加地佐辛用量(17.12±7.50mg)小于PCIA组(22.12±6.87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常出现在引流管周围、手术切口及胸壁,其中引流管周围最易出现疼痛。术后最常见的疼痛性质依次为钝痛、锐痛、麻木。PCIA组(2.32±1.11、3.67±1.26、3.15±1.07)患者于6h、12h、24h镇痛效果优于INB组(3.47±1.76、4.35±1.64、3.77±1.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3、P=0.047)。但INB组(2.97±1.02、2.30±1.09)患者于48h、72h时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3.87±1.52、3.07±1.1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INB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间段咳嗽、深呼吸时PHPS评分均优于PCIA组(P<0.05)。
  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使用PCIA镇痛24h内效果显著,但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追加地佐辛用量较多。胸腔镜直视下复发盐酸利多卡因行INB镇痛持续时间长,在患者咳嗽及深呼吸时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有利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加速康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