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连市小学生肥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6h】

大连市小学生肥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前言

1.背景

1.1 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

1.2 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原因与危害

1.3 儿童肥胖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现状

2.研究应用的理论基础

2.1 “知信行”理论模式的应用

2.2 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

3.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样本选择

1.2 样本数量

2.2 体格测量法

2.3 随机对照试验

2.4 统计分析

3.判断标准

3.1 儿童超重和肥胖判断标准

3.2 消瘦判断标准

3.3 调查问卷判断标准

4.质量控制

4.1 问卷设计和调查

4.2 体格测量

4.3 干预阶段

4.4 督导阶段

(三)结果

1.2 小学生体格测量指标基本情况

1.3 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1.4 小学生体型自我评价与BMI评定的一致性情况

2.小学生及其家长肥胖知信行情况

2.1 小学生肥胖知信行与自我效能情况

2.2 家长肥胖知信行情况

2.3 家长知信行与孩子知信行的相关性分析

3.小学生及家长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3.1 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3.2 干预对家长肥胖知信行的影响

(四)讨论

1.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情况

2.小学生肥胖知信行与自我效能情况

3.家长肥胖知信行情况

4.小学生与家长对体重认知情况

5.干预效果评价

5.1 学生干预效果评价

5.2 家长干预效果评价

5.3 干预效果产生原因

(五)对策与建议

1.加强肥胖知识普及,纠正体重认知偏差

2.加快肥胖知识和态度向健康行为的转化

4.探索创新教育干预,肥胖防控落到实处

(六)结论与创新点

1.结论

2.创新点

参考文献

基于学校的儿童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连市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掌握小学生及家长的肥胖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持有情况,评价以“知信行”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为理论支撑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儿童肥胖防控的效果,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综合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群体干预策略,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学校”模式提供参考,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干预政策提供学术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在大连市西岗区随机抽取两所规模相近、课程设置相似的小学,每所学校3-5年级学生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在各年级分别随机抽取3个班级为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剩余10个班级为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在基线和终期两个时间点,由专业人员对所有学生进行体格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基础代谢量、肌肉量、体脂肪率等,学生和家长分别完成《小学生健康调查表》学生版和家长版,以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儿童肥胖知识、态度、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并评估干预对儿童肥胖的防控效果。调查问卷和体格测量数据回收后,进行逻辑查错,整理后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过正态性检验后,采用对(x)+s计量资料进行描述,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率或者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相关性情况采用相关分析;一致性情况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
  1.大连市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情况:大连市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3.2%,肥胖检出率为20.7%。男生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1),肥胖检出率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较高于农村(P<0.01)。
  2.小学生与家长对体重认知情况:小学生的体型自评与实际BMI测定情况的一致性较差,干预组一致性系数为0.357,对照组为0.388;家长评价孩子体型与BMI实际评定的一致性适中,干预组一致性系数为0.476,对照组为0.471。
  3.小学生肥胖知识、态度、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情况:肥胖学生知信行和自我效能得分低于非超重和超重学生;女生肥胖知识和态度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得分略高于女生;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肥胖知识和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学生肥胖知识、态度和自我效能分数随年级有升高趋势。
  4.小学生家长肥胖知识、态度、健康行为情况:肥胖孩子家长的知信行得分低于非超重和超重孩子的家长,女生的家长肥胖知信行得分高于男生家长,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家长肥知信行得分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家长。
  5.家长与学生在肥胖知识(r=0.057,P=0.179)、态度(r=0.053,P=0.209)和健康行为(r=0.027,P=0.531)三个方面呈正相关关系。
  6.肥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干预组学生超重率降低1.1%,肥胖率降低2.5%;干预组学生腰围、体脂肪率、基础代谢量等体格测量指标改善明显;干预组学生肥胖知识、态度、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得分分别提高了18.9%、1.5%、4.3%和3.2%;干预组家长肥胖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得分分别提高了39.7%、2.6%和5.7%。
  结论:
  1.大连市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不容乐观,男生和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应被重点关注。
  2.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体型的评定与实际BMI评定的一致性情况有待加强,特别是小学生,不能客观地对自我体型进行评定。
  3.小学生及其家长在肥胖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上都有待提高,学生的不足更为突出,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监管。
  4.家长对孩子的肥胖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5.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学生及家长的肥胖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改善了学生的体格测量指标,对儿童肥胖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