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强流脉冲离子束与靶材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6h】

强流脉冲离子束与靶材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说明及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2离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

3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4激波的产生及等离子体喷发过程研究

5本文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创新点摘要

致 谢

展开▼

摘要

强流脉冲离子束因其自身的诸多优越性,在材料领域里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俄罗斯引进的TEMP型强流脉冲离子束(IPIB)加速器,根据拟合实测磁绝缘二极管(MID)电压波形,以及采用法拉第筒检测的离子流密度建立的物理模型,研究了IPIB辐照靶材过程中二次电子发射问题,提出了混合离子束发射二次电子模型,对IPIB辐照期间产生的二次电子的演化及其形成的电场的演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研究了辐照过程中热力学效应,建立了烧蚀过程的一维、二维模型,对Ti靶的烧蚀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烧蚀斑痕的时空演化过程。烧蚀过程中,靶物质被层层剥离,剥离速度为10m/s量级,远远小于等离子体的喷发速度。并且烧蚀过程中斑痕由碗状变化到井状,影响等离子体的喷发方向。同时发现在所研究的能量密度范围内,接近脉冲结束时,烧蚀深度和宽度不再增加,即等离子体喷发是在脉冲时间内完成的。还得到了脉冲处理过程中靶材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计算了脉冲期间的升温速率(-109K/s)。模拟研究了MID阳极采用聚乙烯涂层和采用石墨时由于束流中不同种类离子份额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效应。碳离子入射靶材射程较短,而质子相对较长,因而MID采用石墨阳极时束流能量主要沉积在表层,而采用聚乙烯涂层时能量沉积相对较深。 2.研究了辐照过程中Al靶内激波的传播情况,建立了一维激波传播模型。计算了能量密度为5J/cm2和10J/cm2时,Al靶内的压力的空间演化。脉冲刚刚结束时压力衰减较快,随后在靶内衰减变慢。但产生的等离子体向真空中喷发时压力衰减较快,等离子体几乎同时到达空间某处。 3.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等离子体向不同压强背景气体中喷发的二维气体动力学模型,计算了背景气体压强为真空、10-6大气压、10-4大气压、10-3大气压、10-2大气压及大气压时产生的等离子体的喷发情形。当背景气压为10-6大气压时,可以将其视为真空,10-4大气压时,背景气体空间存在扰动;随着背景气压升高,等离子体移动受到限制,压力越大,移动速度越小,移动距离越短。特别当背景气压为大气压强的1/1000时,背景气体中产生激波,等离子体羽形成了“雪犁”状,分为近表面的慢速移动部分和前端快速移动部分。在真空中传播时,毫无阻挡,距离靶面越远,等离子体速度径向分量越小,显示出良好的喷发方向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