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磷脂酶A催化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研究
【6h】

磷脂酶A催化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文献综述

1.1磷脂简介

1.2磷脂的改性

1.3国内外磷脂研究和生产概况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和仪器

2.2原料磷脂理化指标的测定

2.3实验原理

2.4实验方法

2.5实验体系的确定

2.6单因素实验

2.7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

3实验结果与讨论

3.1原料大豆磷脂的理化指标

3.2实验体系的确定

3.3单因素实验

3.4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工艺条件

3.5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重要的生命基础物质。磷脂又是一种天然两性表面活性剂。由于其表面活性和生理活性,磷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随着油脂科学、病理学、药理学、营养学等科学的发展,磷脂的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又以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酶作用部位准确的酶法改性磷脂最具意义和发展潜力。 本文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以磷脂酶A1为酶试剂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水解改性研究。对磷脂酶A1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反应体系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均质转速的不同,水解效果差别显著;非静置反应条件下比静置反应条件下,磷脂水解效果显著提高;有机溶剂存在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水解产物酸值比水相反应条件下略高,水相反应条件下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水解效果,流程简化且产物安全性好;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酸值逐渐减小,磷脂酶A1没有表现出对钙离子浓度的依赖性。确定了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反应体系为:均质转速1000r/min,不添加钙离子的非静置水相反应体系。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加酶量,底物比(v/w),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磷脂水解的影响。确定了加酶量400~600μl,底物比10~14,反应温度35~45℃,反应时间9~11h的范围内,水解效果较好,产物酸值较高。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以酸值为磷脂水解的响应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为:AV=127.1+1.975X1+2.075X2+0.808334X3+1.375X4-1.091.67X12-4.79166X22-5.26667X32-2.04166X42+0.449989X1X2+0.699998X1X3-0.125X1X4+0.299998X2X3-0.824999X2X4-0.275003X3X4。分析结果显示底物比和反应温度对酸值的影响最为显著,因素影响显著性顺序:底物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酶量。研究了任意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磷脂水解的影响。实验范围内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加酶量590μl,底物比12.4,反应温度40.4℃,反应时间10.3h,此时预测值为128.9mgKOH/g,该条件下验证实验得到的酸值为128.5mgKOH/g,与预测值拟合较好,该回归方程为磷脂酶A1水解大豆浓缩磷脂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