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供应链中新产品开发项目变更管理模型研究
【6h】

供应链中新产品开发项目变更管理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

2.1系统动力学相关内容

2.2变更管理的相关理论

3 供应链中新产品开发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1系统分析

3.2因果关系分析

3.3系统动力学模型

4 供应链中新产品开发模型的仿真及测试

4.1模型有效性检验

4.2模型仿真分析

4.3模型测试与分析

5 结论

5.1研究总结与回顾

5.2政策性建议

5.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模型方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面临竞争激烈的环境,顾客需求变化快速且多样化,造成项目变更,企业为提升竞争力,供应商的角色也逐渐由过去的被动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开发。因此,当供应商参与到新产品开发后,如何更好地理解系统原理,以此提升新产品的绩效与速度和更有效地进行变更管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系统模型的构建,主要参考了Richardson和Pugh在1981年构建的项目管理基础模型,将其划分为四个子流图分别是:项目流程(Proccss),返工(Rcwork),劳动力(Workforce),生产力(Productivity)。模型的构建基本实现了对项目管理的流程、劳动力、返工等方面仿真的功能。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作了适当的修改,加入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和项目变更的情况。由此,经过改进的系统流图分为三部分,包括项目子系统流图、人力资源子系统流图和成本-收益子系统流图。 模型有效地反映了系统中的反馈活动,对量化模型的模拟结果为: 变更范围越大,报废率越大,则需要返工的工作量越大,此时需要调整可胜任员工数量,才能保证项目不延迟。在变更中收益的减少,部分原因是因为扩大了知识储备,转化成为了无形资产。 供应商参与的越早,合作开发对项目变更的影响越小,所以收益越大,且时间越早,收益增长的幅度越大。 在变更范围总幅度一致的前提下,不同时间段分散的变更要比一次性变更带来的损失小。 开发项目进行中可能出现延迟的环节,会不同程度对项目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工作流动效率低会增加人工成本,导致收益大幅度下降,所以力求令其在项目开始即保持在较高水平。 本文依托供应链中新产品开发的背景,同时考虑项目变更和供应商参与的情况;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系统模型,侧重对供应商参与的新产品开发系统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论对企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