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Ca技术的工业化住宅体系及设计方法研究
【6h】

基于PCa技术的工业化住宅体系及设计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内容

1.4主要研究方法

1.5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住宅工业化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其界定

2.1住宅工业化的基本概念

2.1.1住宅工业化的含义

2.1.2住宅工业化的特征

2.1.3住宅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分类

2.1.4住宅工业化的结构体系选择

2.2 PCa技术的基本概念

2.2.1 PCa技术的含义

2.2.2 PCa技术的特征

2.3 PCa工法的技术体系

2.3.1板式(剪力墙)预制钢筋混凝土工法(W-PC工法)

2.3.2型钢预制混凝土工法(SR-PC工法)

2.3.3框架剪力墙预制钢筋混凝土工法(WR-PC工法)

2.3.4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工法(R-PC工法)

第三章国外住宅工业化发展的进程的对比研究

3.1欧洲住宅工业化发展的情况

3.1.119世纪末~二次大战前初始阶段

3.1.2二次大战后~至今发展阶段

3.1.3小结

3.2日本PCa技术发展的情况

3.2.11955年~1972年PCa的产业化与规范化的建立

3.2.2 1973年~1982年PCa体系过渡、完善时期

3.2.3 1983年~1992年PCa技术新型工业化的开发

3.2.4 1993年~2002年迎接新挑战,PCa深化发展阶段

3.2.5设计实践及案例分析

3.2.6小结

3.3各国工业化住宅发展轨迹的总结及比较

3.3.1相同点

3.3.2差异

第四章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国外经验的借鉴

4.1我国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4.1.11950年~1970年

4.1.2 1970年~1990年

4.1.3 1990年~至今

4.1.4设计实践及案例分析

4.1.5总结各种研究实践的意义和局限

4.2目前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4.2.1住宅的产业化程度低

4.2.2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规模,相关资源匮乏

4.2.3住宅需要和住宅需求比例失调

4.2.4工业化部品认证体系、相关规范尚不健全

4.3影响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3.1建筑施工人员的劳动力廉价,素质较低

4.3.2以往发展的失败经历留下了消极的影响

4.3.3技术水平落后,工业化的设计思想没有形成

4.3.4非标准化的生产阻碍了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第五章探索我国住宅设计的新发展

5.1工业化住宅的基本设计手法

5.1.1模数协调手法

5.1.2户型设计组合手法

5.1.3建筑设计组合手法

5.1.4配套设备与住宅设计一体化

5.2提出中国工业化住宅设计的新思路

5.2.1基础阶段大规模建设时期

5.2.2过渡阶段专用体系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

5.2.3成熟阶段通用体系下的SI体系

第六章结语与展望

6.1总结

6.2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住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基本物质资料,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人居、环保、生态、节能的种种为住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我国要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建造出最适合21世纪居住的房屋。而当下我国的住宅产业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新的住宅设计思想与方法是极其必要的。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宅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住居形式。 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工业革命所爆发的隆隆机器声打破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建筑行业首当其冲地步入了现代文明的大门。而回顾二战结束后半个世纪西方各国建筑生产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作为解决大批量住房不足的应急措施,还是作为建筑业脱离原始手工业生产方式的近代化手段,工业化都是必经之路。尤其在90年代以后,工业化住宅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住宅模式被一些国家进一步推广应用,有了更加显著地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住宅工业化与作为其实现手段——PCa技术的相关概念及特征,并详细阐述推进住宅工业化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论述在我国实现住宅工业化的必要性。 其次,针对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深入分析我国住宅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欧洲和日本的住宅工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国住宅工业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最后从PCa技术体系及设计原则、模数协调及建筑参数的选择、构件的标准化和住宅设备的工业化等几个方面,围绕着标准化与多样化这一对主要矛盾对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并通过介绍国内引用PCa技术建造的住宅典型案例,分析探索一种既适应工业化生产模式又符合我国当代居民审美习惯并且比较经济的住宅工业化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