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研究
【6h】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科学技术评价体系是保证科学发展观能够被贯彻和落实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评价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评价科学技术发展的好坏。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国家层面、典型省级行政区和副省级城市进行评价,对我国科学技术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位论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基于熵权法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第三章是基于矩阵距离时序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第四章是基于关键因素判别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科技评价指标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适用于国家层面的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客观地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并对中国2007-2011年的科技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2)通过R聚类-变异系数筛选出反映信息不重复且对评价结果影响显著的指标,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截面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赋权,建立了基于矩阵距离时序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并对中国14个典型省级行政区的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3)通过变异系数法对副省级城市科学技术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进行标准化打分。通过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次约束,建立了基于关键因素判别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并对中国10个典型副省级城市的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了影响副省级城市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劣势因素。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特色:
  一是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客观赋权,反映了评价指标与理想状态偏离程度越小的年份、其综合评价结果赋权越大的思路。改变了Topsis仅仅用于求解指标权重,无法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赋权的现状。
  二是通过对比不同评价地区在有、无次约束条件下综合评价结果的排序差异,找出各评价地区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了不同评价地区科技发展关键要素的确定问题。弥补现有研究仅仅给出了评价对象的排序结果,无法确定影响各评价地区科技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的不足。
  三是通过对同一评价地区在有、无次约束时排序位置的变化,得到影响该地区自身科技发展的优、劣势因素。改变了现有研究根据指标权重确定重要因素,无法反映不同评价地区具有不同重要影响因素的弊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