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QSY公司模拟生产线沟通管理案例研究
【6h】

QSY公司模拟生产线沟通管理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

1.1.2 精益“生产”向精益“管理”转型的需要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案例正文

2.1 公司及项目简介

2.1.1 公司简介

2.1.2 项目简介

2.2 行业、社会背景

2.2.1 中国经济发展背景

2.2.2 行业国际发展现状

2.2.3 行业国内发展现状

2.3 存在问题

2.3.1 项目成员间协调困难

2.3.2 项目前期计划缺项

2.3.3 信息传递缺乏规范

3 案例分析

3.1 理论依据

3.1.1 现代项目组织的形式

3.1.2 现代项目的计划管理

3.1.3 现代项目的控制管理

3.1.4 现代项目的沟通管理

3.2 成因分析

3.2.1 组织结构形式有待改进

3.2.2 项目计划制定粗糙

3.2.3 信息交流管理措施欠缺

4 对策与建议

4.1 优化完善组织结构方案

4.2 引入项目管理

4.2.1 引入模拟生产线概念

4.2.2 模拟生产线建设

4.3 全面加强项目执行力度

4.3.1 模拟生产线推进措施

4.3.2 加强推进过程的里程碑管理

4.4 建设信息交流沟通平台

4.4.1 信息管理平台设计思路

4.4.2 信息管理平台需具备的功能

4.4.3 信息管理平台的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通过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QSY公司)在公司组织架构的不合理、机车试制项目中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中的不足、项目组织过程中的缺陷,分析QSY公司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精益管理思想,运用项目管理手段,变革公司组织构架,提出模拟生产线概念。
  论文通过对QSY公司HXN5B机车模拟生产线的描述及成果,以及模拟生产线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描述,反映了QSY公司如何从运用项目管理的计划与控制,形成模拟生产线,从而有效验证和规范量产前的各种准备情况,对发生的异常进行有效拉动和处置预防。建设模拟生产线,对项目管理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将管理前移,为生产制造端提供服务,提前暴露问题;另一方面,拉动前端管理信息流有效、准确运作,快速满足生产需要。向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动力构建的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的精益“管理”模式转型,以此打破落后的管理平衡,建立更高台阶的新平衡,来应对市场环境的错综变化,完成企业管理的不断进化。
  本文通过HXN5B机车技术准备阶段的项目沟通管理的案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剖析公司在项目沟通管理上的现状,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探讨在大型装配制造行业面临的项目沟通管理诸多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于目前同欧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合作或出口产品至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项目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