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关于财政均等化的相关理论

2.2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

2.3理论框架

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1 指标选取

3.2 数据来源

3.3 指标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4 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的实证研究

4.1 民生类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

4.2 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面板模型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 缩小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的对策建议

5.1 缩小地方经济发展差距

5.2 均衡配置支出分配规模

5.3 降低地方公共服务支出成本

5.4 转移支付制度兼顾横向财政均衡

5.5 建立区域经济增长协调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不断增长,2013年人均GDP高达6700美元,并计入国家中层收入名列之中,我国已经具有改进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保障。“十三五”规划计划构建基础公共服务来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出了对人民的供给要求,即要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建设指标、扩展面向对象,服务更多的人民,让大众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推动公共服务的全面发展,并保障服务均衡。地方政府得到上级转移支付之后,使得地方财力发展更为均衡,可是由于地域差异导致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组成、收入情况等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财政来源不均衡,发达地区财源丰富,而落后地区财源狭小。富有地域可以供给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来服务人民,但是对于一些贫穷地域甚至无法供给较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这种现象最终会带来地区间支出的差异。由于同层地方政府其收支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使得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了明显差异。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以“公共服务支出差异”为研究视角,选取7个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我国26个省会城市在7项公共服务支出上的支出差异,探究“十二五”规划期间省会城市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的内容有两点:第一点为分析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均等化的情况。该步骤是通过相关描述性分析及变异系数来实现的;第二部分是支出差异的影响因素。在影响因素部分,主要采用Stata中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分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情况、城市发展水平、财政自给率、人口密度、政府转移支付等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通过实际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情况、城市发展水平、财政自给率对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对于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并无明显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探究与分析我国省会城市民生类公共服务支出差异情况,对于地区间财政分配、公共服务均衡配置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