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研究——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查
【6h】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研究——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 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2 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相关理论阐述

2.1 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基础概念

2.1.1 国家形象

2.1.2 国家形象认同

2.1.3 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

2.2 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2.2.2 认同理论

2.2.3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

2.3 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中的作用

2.3.1 明确目标

2.3.2 提供方法

2.3.3 明晰内容

3 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3 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3.2 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现状表现

3.2.1 政治观念正确但部分学生政治参与度不高

3.2.2 认同国家经济制度但少数学生对经济发展现象存在认知偏差

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我国经济形象的认同现状,主要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经

3.2.3 认同中国文化形象但部分学生文化践行力较低

3.2.4 社会认同度较高但部分学生道德行为选择上有困惑

2.1

11.6

33

24.1

考场作弊、论文抄袭等行为有违诚信做人的原则,看到后我会坚决制止和举报这种行为

1.7

9.1

27.3

33.8

28.1

3.2.5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但少数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相矛盾

3.2.6 国际形象的认同中存在少数非理性爱国现象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这三个问题均有80%左右的大学生持“赞同和完全赞同”的态度。可见,随着中国全方位外

3.3 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教育者引导作用发挥不足

3.3.2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3.3.3 国家形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性不高

3.3.4 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4 强化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对策

4.1 协调不同教育主体共同发挥正向合力

4.1.1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4.1.2 引导大学生发挥自我教育能力

4.1.3 学校各部门协同参与形成长效机制

4.2 大学生自觉进行国家形象认同的自我教育和管理

4.2.1 提升对国家形象的主动认知

4.2.2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

4.2.3 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4.3 充实和丰富国家形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4.3.1 合理定位不同年级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强化任务

4.3.2 课堂教学和网络媒体双管齐下拓宽培育和强化渠道

4.3.3 通过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理论认同

4.4 营造利于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环境

4.4.1 营造强化国家形象认同的健康良好社会风尚

4.4.2 校园文化环境创设中融入国家形象因素

4.4.3 将国家形象相关内容深入到家庭环境优化中

4.4.4 营造强化国家形象认同的清朗网络环境

5 结论

参 考 文 献

附录A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B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状况访谈提纲

同学:

您好,本次访谈是为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现状而进行,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深入

1.您认为什么是国家形象?

2.您平时会关注国内时政热点问题吗?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十九大)

3.您认为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4.如果有机会参加(国内外、校园或社会)文化交流实践,您愿意参加吗?

5.您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的看法是?

6.对于“扶不扶”、校园作弊和论文抄袭现象您的观点是?

7.您对于抵制萨德和南海争端的看法是?

8.日常生活中您会主动制止和保护环境吗?若不,是什么原因?

9.您参加过与国家形象相关的活动或者社团吗?

10.您怎么看待当前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化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方面,这些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十八大以来,国家形象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软实力越发受到党和国家重视,在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国家形象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生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建设者和体现者,其对于国家形象的认同与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格外重视。 本文结合认同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总结当前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认同表现:具有正确政治观念但部分学生的政治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对我国经济制度和政策层面认同程度较高但对具体经济发展现象存在认知偏差;高度认同我国文化大国形象但部分学生文化践行力不足;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部分学生存在道德认知和选择上的困惑;对生态文明建设充满信心但环保意识与行为存在矛盾;高度认同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存在少数非理性爱国现象。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本文聚焦高校,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要素理论,发现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国家形象教育内容和方式针对性不高、复杂多元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后,本文在相关文献的支撑下,结合实际提出强化大学生国家形象认同的建议:协调高校教师、辅导员、大学生和学校管理与服务部门等教育主体共同发挥正向合力、大学生自觉进行国家形象认同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充实和丰富国家形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营造国家形象认同良好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