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支持农民工就业的移动社会网络应用设计
【6h】

支持农民工就业的移动社会网络应用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1.3 论文工作进度计划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课题背景

2.1 农民工现状概述

2.1.1 农民工基本情况

2.2.2 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3 现存解决途径及不足

2.2.4 趋势

2.2 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

2.2.2 国内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目标用户

3.2 研究实施地点

3.3 方法与实施

3.3.1 问卷与访谈结合

3.3.2 深入访谈

3.4 研究发现

3.4.1 农民工自身的特点

3.4.2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

3.4.3 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其找工作的影响

3.5 用户需求

第4章 解决方案设计

4.1 平台的选择

4.2 概念设计

4.3 交互没计及界面设计

4.4 迭代改进

4.4.1 启发式评估

4.4.2 用户测试

第5章 技术原型开发

5.1 开发背景

5.1.1.Android简介

5.1.2 C/S架构

5.2 系统功能结构

5.3 系统工作流程与数据流

5.4 关键技术的解决办法和技巧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性发现

6.2 实验方法选择方面的总结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问卷

附录 B第一次访谈提纲

附录 C第二次访谈提纲

附录 D草图

附录 E第一轮测试脚本

附录 F第二轮测试脚本

附录 G原型2.0界面截图

附录 H原型3.0界面截图

附录 I原型4.0界面截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社会网络应用在中国日益普遍,而在城市里谋生的2亿多农民工却很少涉足这样的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开发一个支持农民工就业的移动社会网络应用,来探索为农民工群体设计开发社会网络应用的途径。
   作为这一努力的第一步,我们采用人种学研究方法来了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形态和特点,以及社会网络在农民工找工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中识别需求,尝试设计开发了一个支持农民工就业的移动社会网络应用——工有。
   本研究共分为文献调研、需求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和技术原型开发4个阶段。首先,作者通过文献调研对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做了总结和归纳,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其次,作者通过人种学方法了解农民工的现实社会网络形态及特点,以及其在农民工找工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提取出用户需求。随后,作者根据用户需求分析结果进行“工有”的概念设计,交互设计及界面设计,进行了三组并行设计方案的制作,筛选出最优方案制作成高保真原型,之后通过启发式评估和测试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对最终的设计方案又做了界面布局和视觉表现方面的设计,开发了“工有”的技术原型,验证其技术可行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ICT产品使用能力、对主流社会网络文化的熟悉度、影响他们使用类似产品的因素方面做了总结,也积累了实验方法选择方面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张丹;

  •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 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正捷;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职业;
  •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网络; 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