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研究
【6h】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模型构建

2.1 供应链理论

2.1.1 概念

2.1.2 特征

2.1.3 供应链网链结构图

2.2 港口、经济腹地、中心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

2.2.1 港口对经济腹地、中心城市的作用

2.2.2 经济腹地对港口、中心城市的作用

2.2.3 中心城市对港口、经济腹地的作用

2.3 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理论

2.3.1 演变过程

2.3.2 发展模式

2.3.3 主要特点

2.4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模型构建

第3章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界定

3.2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3.2.1 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3.2.2 资金流发展现状分析

3.2.3 信息流发展现状分析

3.2.4 知识流发展现状分析

3.3 目前的发展模式分析

3.4 发展问题分析

第4章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行业环境分析

4.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货运量预测

4.2.1 SVM模型的基本原理

4.2.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4.2.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转箱量预测

4.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确定

4.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影响因素体系指标的选取

4.4.2 计算步骤

4.4.3 分析结果

第5章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对策

5.1 促进国际金融和贸易的发展

5.1.1 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

5.1.2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5.2 加强电子口岸网络的建设

5.3 促进腹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5.3.1 扩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规模

5.3.2 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航运服务业

5.4 加快集疏运体系的步伐

5.4.1 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

5.4.2 促进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5.4.3 政府出台鼓励航线开辟的政策

5.5 加快航运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5.5.1 人才的培养

5.5.2 人才的引进

5.6 抓住自贸区带来的契机

5.7 健全口岸法律法规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预测过程

附录2:专家调查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航运业得到极大的繁荣。国际航运中心作为航运业的重要内容和现代港口的发展方向,其重要意义不断凸显出来。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迅速发展,但由于软环境相对落后,其与世界上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研究,不仅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献言献策,而且能为国内其他航运中心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首先,本文对相关理论即供应链理论、国际航运中心理论和港口、经济腹地、中心城市三者的关系理论进行阐述,并构建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模型,认为国际航运中心既是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节点,同时也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交汇点和动力源。其次,本文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界定为一个沿海港口城市,并从“四个流”的角度对以上海港为主体的港口城市进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得出上海在物流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其他流方面相对薄弱。在此基础上,将对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定性分析与运用SVM对货运量预测的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得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选择兼复合型和高端服务型的发展模式,并从供应链四个流的角度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先度分析。最后,结合发展现状、发展问题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促进金融和贸易的发展、加强口岸电子网络建设、发展腹地经济、完善集疏运体系、培养与引进航运人才、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