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身保险销售误导法律分析
【6h】

人身保险销售误导法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主要表现、成因分析及危害

(一)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三)销售误导行为的危害

1.损害保险消费者正当权益

2.制约保险功能有效发挥

3.增加保险行业风险隐患

4.影响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二、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纠纷解决途径、调查及消费者保护现状

(一)纠纷的主要解决途径

(二)销售误导调查难、认定难

1.销售行为受时间制约导致调查难以深入

2.保单回访情况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

3.反映销售全过程的直接证据难以获取

(三)人身保险消费者保护的现状

1.相关法律

2.销售误导治理困境

3.我国治理销售误导法律法规不完善

4.维权成本高

三、其他国家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法律规制及启示

(一)其他国家对人身险销售误导的法律规制

1.德国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法律规制

2.日本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法律规制

3.美国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法律规制

(二)对我国遏制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启示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遏制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

(一)引入“合理期待原则”维护消费者利益

1.合理期待原则的法律基础

2.合理期待原则的历史发展

3.合理期待原则的现实基础

4.合理期待原则应用案例

(二)加大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维护消费者权益

1.说明义务的法理基础

2.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范围

3.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

4.关于明确说明的证明

5.违反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

(三)遏制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其它措施

1.对保险合同的无效做扩大解释

2.扩大保险合同的构成

3.改进销售过程证据保存的技术手段

4.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

5.强化保险公司的主体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业处在一个新兴、快速成长的时期,年均保费增长达20%以上,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的发布,为人身保险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然而,这一时期往往也是问题集中暴露的时期,特别是一些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表现得也比较突出,人身保险销售误导频发,群访群诉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甚至爆发了较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2013年保监会及各保监局共接收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总量为21361件,同比增长32.78%,2014年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共接收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总量为27902件,同比上升30.62%。为有效解决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纠纷,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进一步厘清涉及人身保险销售误导领域的法律法规适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主要表现、成因分析及危害;第二章是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纠纷解决途径、调查和消费者保护的现状;第三章是其他国家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法律规制及启示;第四章是完善法律法规遏制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通过适当引入“合理期待原则”,细化“保险人说明义务”以及“扩大保险合同的无效解释”和“扩大保险合同的范围”来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论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研究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文献不少,但很少将保险消费者精确定位于最需要保护且最弱势的人身保险消费者,同时结合销售误导进行研究文献可谓匮乏。第二,论文初步构建了治理人身保险销售误导的法律构架,治理销售误导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命题,本文在阅读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在“合理期待原则”可以最先在人身保险纠纷中进行个案运用,反对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运用,适用对象的细化能完美的体现“合理期待原则”的优点,并规避了其缺点,同时分析出保险合同的销售和持续时间都较长,其合同的内涵和外延都应适度扩展,并创造性的提出通过扩大保险合同无效解释和合同的构成来规制销售误导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