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安卓的P2P网络借贷系统及支撑框架设计
【6h】

基于安卓的P2P网络借贷系统及支撑框架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框架国内外应用现状

1.2.2 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2.1 框架概述

2.1.1 框架概念

2.1.2 MVC开发模式

2.2 多Agent系统

2.2.1 Agent定义及特点

2.2.2 MAS体系结构

2.2.3 Agent间通信方式

2.3 设计模式

2.3.1 基本要素

2.3.2 设计模式的原则

2.3.3 设计模式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支撑框架总体设计

3.1.2 框架需求分析

3.1.3 总体框架设计

3.2 框架持久层设计

3.2.1 数据库通用操作

3.2.2 数据库事务处理

3.2.3 数据库表字段验证

3.3 框架安全性设计

3.3.1 日志方面

3.3.2 权限管理方面

3.3.3 过滤器方面

3.3.4 防SQL注入方面

3.4 框架中移动端支撑模块设计

3.4.1 前后台数据交互

3.4.2 断点续传

3.4.3 多Agent系统

3.5 前台安卓端框架设计

3.5.1 安卓端网络通信设计

3.5.2 安卓端数据解析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撑框架在P2P网络借贷系统中的实现与应用

4.1 P2P网络借贷系统功能实现

4.1.1 后台管理系统

4.1.2 前台产品

4.2 框架持久层的实现与应用

4.2.1 数据库通用操作

4.2.2 数据库事务处理

4.2.3 数据库表字段验证

4.3 框架安全性的实现与应用

4.3.1 日志功能实现

4.3.2 权限管理功能实现

4.3.3 过滤器功能实现

4.3.4 防SQL注入功能实现

4.4 框架中移动端支撑模块的实现与应用

4.4.1 前后台交互实现

4.4.2 断点续传实现

4.4.3 多Agent系统实现

4.5 前台安卓端框架的实现

4.5.1 安卓端网络通信实现

4.5.2 安卓端数据解析实现

4.6 设计模式在系统中的实现与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促成了共享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共享经济的实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资源,再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资源的共享。目前共享经济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出行、医疗、空间、知识、物品和金融等,共享经济理念的实现需要有平台作为媒介,各领域的平台功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化的需求。其中共性功能包括用户的注册和登录,服务的需求方发布需求信息,服务的供给方提供服务等,这些共性功能和个性化需求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框架支持才能提高平台的开发效率。本文将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之下,以P2P网络借贷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后台框架结合移动端特性进行完善,对提升共享经济下各领域平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构建平台开发框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设计模式、多Agent系统、断点续传等技术,分别从框架持久层、框架安全性和移动端支撑模块三个方面,结合MVC开发模式进行架构设计,有效使得各层分离,实现一个使用简单,易于维护和扩展的PC端和移动端的后台集成框架。随后,利用所构建的框架,建立了P2P网络借贷系统安卓和网站,统一了前后台的数据传输格式,使得控制器得以集中处理移动端和PC端的请求;针对手持设备用户群庞大所造成的多并发问题,研究了基于多Agent思想的并发控制模型提高服务器的动态调节能力;针对手持设备经常由于电池电量不足或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下载失败的问题,使用断点续传技术节省用户流量。
  本文架构的框架通过在P2P网络借贷系统安卓和网页项目的应用,实现了对数据持久层的良好支持,解决了系统安全性问题,验证了框架的适用性。实践证明,框架的使用提高了开发效率。框架的可复用性减少了重复代码,降低了模块耦合度,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P2P网络借贷系统使更多人群享受到了P2P小额信贷服务,其作为传统信贷的补充,是金融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