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我国相对交易优势地位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海员外派机构为例
【6h】

对我国相对交易优势地位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海员外派机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1章 概述

1.1.2 我国《反垄断法》对“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的规定

1.2.1 船员服务机构

1.2.2 海员外派机构

1.2.3 外派中介机构

1.3 我国海员外派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海员外派机构法律地位模糊

1.3.2 海员外派机构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突显

1.3.3 海员外派机构克扣船员工资现象泛滥

1.3.4 海员外派机构收取服务管理费用的权利缺乏有效规范

1.4 我国海员外派机构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1.4.1 海员外派机构在外派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1.4.2 我国《反垄断法》对于滥用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缺乏明确规制

1.4.3 外派机构法律责任形式单一且处罚力度小

第2章 海员外派机构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的界定

2.1.2 外派机构缺乏有力的管理和监督

2.2 海员外派机构的市场地位符合“相对交易优势地位”

2.2.1 外派机构的各外派模式及法律地位分析

2.2.2 外派机构“相对交易优势地位”成因分析

2.3 海员外派机构的权利行使符合“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特征

2.3.1 海员外派机构权利来源的劳动理论基础

2.3.2 《2006MLC》对海员外派机构权利内容的规定

2.3.3 海员外派机构收取服务管理费用权利的规制

第3章 规范海员外派机构的主体选择

3.1 行政管理机构规制模式

3.1.1 行政管理机构规制模式的国际公约依据

3.1.2 菲律宾对行政管理机构规制模式的实践

3.2 社会团体规制模式

3.2.1 对中国外派海员业务协调机构(CCOSE)的分析

3.2.2 海员外派会构建的国际公约依据

3.2.3 海员外派会的优势及基本职能

3.2.4 对海员外派会的监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海员外派机构的规制及相关立法建议

4.1 规制海员外派机构的价值取向及立法模式

4.1.1 海员外派立法的价值取向

4.1.2 各国(地区)相对交易优势地位行为规制的立法模式

4.1.3 规范海员外派机构的立法模式建议

4.2 规制海员外派机构的相关立法建议

4.2.1 在《反垄断法》中增加相对交易优势地位内容

4.2.2 规范外派机构用人单位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内容

4.2.3 构建多元化法律责任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船员劳务关系是船员与作为海上生产资料的船舶相结合而形成的重要法律关系。受航运市场低迷的影响,我国海事法院受理的海员外派机构与船员劳务纠纷案件比重逐年上升。此类案件中,海员外派机构在劳务关系中的法律地位是此类纠纷的核心。《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于2016年11月12日起正式对我国生效,更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海员权益的倾斜性保护。因此,在实务中,通过界定海员外派机构在各类外派模式下的相对交易优势地位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是实现保护海员基本权益目的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我国理论界对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理论的研究,海员外派机构与船员服务机构、外派中介机构的异同为切入点,分析了海员外派机构在实践和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在将实务中的外派模式分为自有船员外派模式、借调船员外派模式和自由船员外派模式的基础上,界定了其缔约及收取服务管理费用权利中的相对交易优势地位,并结合规制主体的构建和《反垄断法》《船员条例》的修改,以期达到保护船员权益的目的。
  全文分为正文和结论两个部分。在第一章中,笔者厘清了我国理论界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理论的研究,并结合海员外派机构的内涵和现行法律体系对海员外派机构的规定,以我国海员外派机构的发展现状为落脚点,基于立法和实践两个角度明晰了海员外派机构存在的问题;在第二章中,笔者从外派机构不同外派模式下的法律地位和收取服务管理费用权利两个方面明晰了其缔约中的相对交易优势地位;在第三章中,笔者分析了行政管理机构规制模式和社会团体规制模式,并提出了建立海员外派会的构想;在第四章中,笔者明晰了对日益发展壮大的外派机构队伍进行前期预防规制的立法价值取向,建议在《反垄断法》中增加规制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的内容,同时对外派机构的特定权利进行强制性规范,并将内容体现在《船员条例》的修改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