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吴英案法律问题研究
【6h】

吴英案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吴英案争议的法律问题

(一)审判难点

1.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是否使用诈骗手段

3.吸收资金的对象是否是社会公众

(二)理论争议

二、吴英案争议的法律分析

(一)关于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1.使用诈骗手段的认定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3.社会公众对象的认定

(二)关于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的法律界限

1.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的界限

2.厘清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吴英案定罪的思考

三、吴英案争议的法律思考

(一)有关民间融资的保护性法律制度的建立

(二)“先民后刑”处理原则的采用

(三)集资诈骗罪的立法细化

1.使用诈骗方法的界定

2.中间人责任的明确

3.社会公众范围的界定

4.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间的非法集资现象频繁出现,对我国社会的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何谓非法集资,民间的借贷行为与非法集资的界限为何,一直是刑法学界所探讨的问题。吴英案在我国是非法集资的典型案件,其发生绝非偶然现象,是资本运营环境滞后于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必然结果,反映出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不规范、现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认可民间借贷与社会众筹的合理性并为其提供应有的法律支撑、对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界限进行更为明确的划分、为合法的民间融资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是目前立法的当务之急。
  笔者将以吴英案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非法集资犯罪进行研究。对非法集资的三个构成要素,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手段”以及“社会公众”等进行法律分析,梳理非法集资犯罪的构成,厘清非法集资犯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并透过吴英案提出自己对非法集资行为的看法,为今后立法的完善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的第一章,对吴英非法集资案的始末做出了简单描述,在庭审中检方与吴英的辩护律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本文对双方观点进行了归纳,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手段”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列出控辩双方的观点,并从审判过程中的争议和理论界的争议两个角度对吴英案进行分析。
  本文的第二章,与上文提到的法律观点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关于集资诈骗的司法认定并展开讨论。根据现有的法律制度,最终形成了自己对吴英案的观点。(1)关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根据当事人拿到他人财产时的心理状态,以及拿到资金后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再进行认定。(2)使用欺诈手段,案件的起因是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吸引投资者,但并不构成使用欺诈手段。(3)社会公众,吴英集资的对象范围较广,可以认定为向社会公众公开传播。综上,笔者认为将吴英的行为认定为非法集资过于牵强,其行为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构成,应认定其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本文的第三章,通过上文对吴英案的分析,结合案件提出了笔者的法律思考。我们的法律要给民间的融资行为提供足够的空间。另外,对于非法集资犯罪的规制也需要我们的立法更加科学,应该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细化的规定。综上,笔者提出三点思考。首先,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民间融资的法律保护体系;其次,对于非法集资的行为,处理方式可采取“先民后刑”的处理方法;第三,完善集资诈骗罪的立法,使实践的可操作性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