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
【6h】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 言

1.1华法林药理

1.2抗凝监测指标

1.3抗凝强度标准

1.4华法林血浆浓度

第2章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2.2方法

2.2.1手术方法

2.2.2华法林服药方案

2.2.3标本采集

2.2.4 INR的测定

2.2.5华法林血浆浓度的测定

2.3临床观察指标

2.4统计学处理

第3章结果

3.1术后住院期并发症

3.2入选资料

3.3随访结果

3.3.1 INR、华法林剂量

3.3.2华法林血浆浓度

第4章讨论

4.1华法林抗凝强度

4.2华法林治疗的影响因素

4.3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

4.3.1INR

4.3.2华法林血浆浓度

4.4其它

4.4.1心房纤维颤动

4.4.2随访率

第5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及相关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方法,抗凝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并发症。初步研究华法林血浆浓度的临床意义。 方法: 1、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病例162例,记录一般资料。 2、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48小时拔除心包引流管及纵隔管,口服华法林,首剂量6.0mg或5.0mg,次日3mg或2.5mg,检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采用INR值1.8-2.5抗凝治疗标准,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 3、随访自患者华法林抗凝开始,至2006年12月31日结束,以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方式进行,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INR值(包括其它医院测得INR值)、华法林剂量。 4、2006年9月该院门诊复查患者中18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华法林血浆浓度。 5、分析随访结果,统计分析INR值、华法林剂量与华法林血浆浓度的关系。 结果: 1、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162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26例(16.05%),其中低心排综合征13例,二次开胸止血6例,脑气栓3例,肾功能不全2例,脑梗塞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8例(4.94%),其中死因为低心排综合征者4例,肾功能衰竭者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者1例,脑部并发症者1例,直接死因不明者1例。 2、随访患者126例,随访率82%(126/154),随访时间7-19月,随访1976人月。随访中死亡6例(4.16%),死因为慢性心力衰竭3例、人工瓣膜血栓形成1例、抗凝后出血1例及其它不明原因1例;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共13例,为出血和血栓栓塞。出血10例(7.94%),其中牙龈出血4例,月经过多2例,脑出血2例,皮下出血1例,鼻衄1例;血栓栓塞3例(2.38%),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栓塞2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发生血栓栓塞患者3例,均于术前诊断为心房纤维颤动。 3、测得INR值为2.39±1.27,每日口服华法林剂量3.19±1.43mg。 4、测定华法林血浆浓度18例,其中INR值<1.8者3例,1.8<INR值<2.5者10例,INR值>2.5者5例。INR值>2.5组华法林血浆平均浓度高于1.8<INR值<2.5组。 5、INR值与相对应华法林血浆浓度线性相关性不大;INR值与相对应每日口服华法林剂量之间无明显线性相关性。 结论: 1、华法林抗凝相关的出血和血栓栓塞是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出血发生率高于血栓栓塞率。 2、该院以INR值1.8-2.5为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标准,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适合江西省大部分人群。 3、华法林血浆浓度是一个抗凝监测指标。监测华法林血浆浓度,能指导临床医生安全有效调整华法林剂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