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6h】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第2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贫困与城市贫困研究

2.1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2.1.1和谐社会理论

2.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2.2贫困与城市贫困研究

2.2.1贫困的定义

2.2.2贫困线确定的方法

2.2.3城市贫困的界定

第3章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响

3.1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现状分析

3.1.1城市贫困人口规模估算

3.1.2城市贫困人口构成状况

3.1.3城市贫困人口分布状况

3.2当前中国城市贫困层的生活状况

3.2.1经济能力极为薄弱

3.2.2社会参与难度加大

3.2.3后代教育障碍加深

3.2.4思想状况复杂不定

3.2.5权利保障严重缺失

3.2.6出现"代际转移"趋势

3.3中国当前城市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

3.3.1形成上的结构性和体制性

3.3.2贫困人口的城乡交融性

3.3.3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

3.4城市贫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3.4.1影响全面小康的实现

3.4.2影响经济发展

3.4.3影响改革进程

3.4.4影响社会稳定

第4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城市贫困成因分析

4.1宏观原因分析:关键期的社会大变迁

4.1.1经济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使城市贫困显性化

4.1.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催生并恶化了城市贫困

4.1.3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深化冲击并加剧城市贫困的态势

4.1.4社会政策体制空缺与社会保障制度不足难以缓解城市贫困

4.1.5双轨制催生贫富差距,现有不合理收入分配制度加剧贫困

4.2微观原因分析:个人与家庭因素

4.2.1劳动者个人素质与能力低下

4.2.2家庭人口多,就业人口少

4.2.3人口构成与户口类型不良

4.2.4其他因素

第5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反城市贫困对策探微

5.1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市反贫困体系

5.1.1构建城市反贫困体系的必要性

5.1.2政府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5.1.3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城市反贫困体系的价值目标

5.2制度重构:立足实效,兼具长远

5.2.1制定完备的城市扶贫政策

5.2.2建立城市扶贫长效工作机制

5.2.3形成完备的城市贫困检测管理体系

5.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5.3.1抓住经济危机的"机遇",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

5.3.2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5.3.3加大社会保障的立法脚步,使社会保障步入法制化轨道

5.3.4建立统一的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网络

5.3.5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实现基金使用的透明化

5.3.6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

5.4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4.1低保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5.4.2现行制度的缺陷评价

5.4.3现行低保制度的完善措施

5.5改革分配体制,建立扶弱济贫资金正常增长机制

5.5.1目前分配体制的缺陷

5.5.2改革分配体制的具体措施

第6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其提出有着极为深厚的时代背景,城市贫困问题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城市贫困发端于上世界90年代,目前规模不断加大,形势也不断恶化,其根源虽有贫困者自身因素,但更多是出于社会大变迁下宏观原因所致,即关键期的社会大变迁:包括经济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全球化影响、社会政策体制的空缺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以及现有不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因素。为了完满的解决此问题,应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反城市贫困体系,明确政府的主导角色,并从重构政策、健全社保、完善低保、改革分配制度多方面重构制度与完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