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如何构建我国量刑程序
【6h】

论如何构建我国量刑程序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1章 量刑程序概述

1.1 量刑与量刑程序

1.2 量刑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1.3 量刑程序的价值

1.3.1 有利于遏制司法恣意

1.3.2 有利于实现程序正义

1.3.3 有利于实现量刑公正

第2章 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

2.1 我国量刑程序的立法现状

2.2 我国量刑程序的司法现状

第3章 我国量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我国量刑中存在的问题

3.1.1 法官裁量权太大,缺乏有效制约

3.1.2 定罪包含量刑,违背诉讼逻辑。

3.1.3 量刑前人格调查报告制度的缺失,难以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3.1.4 控辩双方的参与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对抗制的优势

3.2 我国量刑程序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诉讼观念方面的原因

3.2.2 诉讼制度方面的原因

3.2.3 改革思路方面的原因

第4章 我国量刑程序的改革思路与制度设计

4.1 建立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改革思路

4.1.1 不断完善量刑说理制度,提升司法人员的量刑理念

4.1.2 尽快制定专门证据法、对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加以区分

4.1.3 逐步完善案件分流制度,为量刑程序的设立提供诉讼资源

4.2 我国独立量刑程序的制度构想

4.2 1被告人不认罪案件中的量刑程序

4.2 2被告人认罪案件中的量刑程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定罪和量刑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对量刑和量刑程序的研究同定罪问题同等重要。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没有专门的诉讼阶段和程序来解决量刑问题,不仅无法体现司法的公开、公正、公平等特性,而且由此生了一些诸如司法腐败、“暗箱操作”等问题,严重影响司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公信力。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关于量刑改革任务涉及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即研究制定关于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并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重点强调对量刑的程序规范。2010年9月16日,全国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工作会议召开,针对近年来量刑中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及量刑过程缺乏足够公开性和透明性的问题,会议决定:全国法院从2010年10月起试行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交通肇事等15种犯罪的量刑,引入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制度,允许并组织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及诉讼代理人就量刑问题发表量刑意见。相信通过规范量刑程序,增强量刑的透明度,对于规范量刑,增强量刑结论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试图从完善程序法的角度入手,就如何实现量刑公正提出自己的程序设想,希望能对我国正在试验的量刑程序的改革有所帮助。本文在充分的分析我国立法、司法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的量刑程序进行理论分析和制度构想,为我国量刑程序的构建提出建议。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分四章,全文约二万五千字。
   第一章,对量刑和量刑程序的概念进行界定,概括量刑程序的特点。并对量刑程序在程序意义上的价值进行阐述,量刑程序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防止司法恣意。
   第二章,对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进行描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立法层面介绍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从立法上看,我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量刑程序,在这种状况下,即使定罪准确,量刑适当,也很难令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信服。因为缺少量刑程序保证的所谓量刑公正,是无法让双方当事人和社会群众所感知的,在客观上也难以真正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在我国当前的量刑实践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程序支持,控辩双方难以在量刑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与量刑有关的情节也不能在庭审中得到充分和公开的展示:也很难在庭审中发挥控辩对抗的应有作用。第二部分则从司法的角度阐述刑事诉讼各方当事人在量刑程序各阶段的作用和态度。
   第三章,对我国目前量刑过程中诸多问题进行总结和因为分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总结我国现阶段量刑程序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量刑程序的缺失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因为。第二部分是分析我国量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因为。
   第四章为我国量刑程序的改革思路和制度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思路进行了阐释:认为我国量刑程序的改革应当采用渐进式改革的方式,通过逐步完善量刑证据规则、量刑说理制度和案件分流制度,为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置打好基础。然后对我国的量刑程序作了制度设想一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